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推出系列新举措

2011.1.19

  自2010年7月成立以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募资968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北京、浙江等五大专项基金;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资助在9个省(市)开展了碳汇造林试点。同时基金会还成立了包括:成立中国首家碳汇研究院、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第一批 “碳汇公益礼品卡”系列。这是18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在国家林业局举办了媒体见面会时通报的。

  基金会刘于鹤理事长指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为适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的需要,中国绿色碳基金从一个专项基金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成立后,围绕宗旨,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应对气候变化公益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核心业务--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公益事业,意义重大,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更多的努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帮助企业和个人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秘书长李怒云在总结基金会半年来的工作成果时表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成立半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募集公益资金9680万元,其中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资9535万元,个人捐款145万元;已成立5个专项基金即浙江碳汇基金、温州碳汇基金、山西碳汇基金、北京碳汇基金、大兴安岭碳汇基金;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资助在9省(市)开展碳汇造林试点,造林面积达到12万亩。李怒云秘书长公布了基金会部署在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内蒙古多伦、云南腾冲等15个 全国首批个人捐资碳汇造林基地,为公众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实践低碳生活创造了条件。这些工作将对中国碳汇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怒云在会上发布了中国首个经注册的碳补偿标识(车贴)和推出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第一批 “碳汇公益礼品卡”系列。公益礼品卡包括春节贺卡、情人节贺卡、生日贺卡等各种节日及纪念日贺卡。倡议广大公众从今年起采用绿色、低碳、时尚的祝贺方式,参与增汇减排全民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从即日起,公众可通过网上支付(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官方网站www.thjj.org)、银行转账、电话、邮局汇款等途径“购买碳汇”。 碳汇公益礼品卡分为300元、500元和1000元三种面值,礼品卡上标注捐资者、受赠者、造林地点、获得碳汇量等信息,并可在官方网站上查询。购买碳汇实际上是一种公益捐赠行为,因此,与每一个礼品卡配套的还有:公益捐赠收据、碳汇购买凭证和车贴。碳汇公益礼品卡美观时尚,是赠送亲朋好的珍贵礼品。

  在此次媒体见面会上,碳汇研究院宣布成立,这是全国首家民间形式的碳汇专门研究机构,由曾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领衔。蒋院士表示,碳汇研究院将组织专家瞄准碳汇林业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产出适用于我国碳汇林业建设的创新型成果,为碳汇林业发展和国家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布成立,并发布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基金会将招募符合条件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基金会的公益活动,以此推动碳汇林业的知识普及、人才培养、资金募集和对外交流等。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了一个通过林业措施“储存碳信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公益平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林业碳汇,有一吨碳汇,一定有一片林子;每一吨碳汇都包含了扶贫减困、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该基金会的碳汇,经过规范的计量、监测、核证和注册,具备了交易的潜质,可达到“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要求;碳汇量在网上公示,公开透明;简单易行,人人可以参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徐晋涛,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小平教授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原林业部副部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秘书长李怒云、副秘书长苏宗海,捐资企业和个人代表,以及国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