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连续实现零突破

2011.4.11

  4月7日,记者从在南宁召开的广西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区先后有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2010年12月广西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科技部批准建设“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广西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1年3月,广西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广西依托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7项,占一等奖总数的65%。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92篇。重点实验室共申请专利602项,获得授权专利2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占授权专利的65%;重点实验室的专利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挥出广西发明创造的领军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开展的一些项目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点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有先进科研设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我区2002年开始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自2005年起,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组织认定了三批共3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我区形成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格局,重点实验室涉及化学化工、生物医药、地球科学、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及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优势领域。各重点实验室凝练和研究了100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自治区在本级财政中设立了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集中支持和培育高层次的实验室,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国家级的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自2007年起,自治区财政下达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共计9900万元。

  依托专业研究平台,重点实验室在一批重大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其中,2010年12月,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多项世界级成果:世界首例单精子显微授精的转基因水牛龙凤双犊、世界首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雄性牛犊及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等;地方性高发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广西地中海贫血的防治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大规模的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诊断、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研究,首次在国内外报道12种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异常血红蛋白,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

  此外,由于重点实验室具有吸引、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优势,目前,我区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了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出博士后54人、毕业博士451名、硕士6604名,形成了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94支研究团队。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