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黄河源区沙漠化面积增长明显

2011.11.01

沙漠化后的黄河源区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董治宝、胡光印等通过对黄河源区沙漠化时空研究发现,近30年,黄河源区沙漠化面积增加了2744.97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黄河源区提供了黄河总水量的49%,该地区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出现了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沼泽地退化、多年冻土消融、草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董治宝等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源区沙漠化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发现,黄河源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且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源区西部、北部和东部。

  30 年间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增加,沙漠化土地面积从30年前占源区面积的14.68%增加到16.77%。

  在2005年,黄河源区有3075.57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是由1975年的非沙漠化土地转化而来的,占沙漠化发展面积的57.28%;另外42.72%的沙漠化发展土地则是由1975年较低沙漠化程度向较高程度发展所致。

  董治宝介绍说,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源区沙漠化的快速发展。其中,气温升高是自然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过度放牧是人为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但在局部地区,沙漠化的驱动因素又存在很大区别。在西部的玛多一带,冻土分布广泛,气温升高对高寒冻土退化影响较大,从而对该地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大;在北部的龙羊峡库区一带,农业开垦对沙漠化发展的影响较大;在东部的若尔盖盆地,人类对沼泽地的破坏也为沙漠化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