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生活垃圾北京首现负增长 上半年人均少扔十公斤

2010.8.16

  北京人口有增无减,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量却是“负增长”。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6月份,北京全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比2009年同期减少4.8%。平均到每位市民身上,减少排放的生活垃圾约有10公斤。这是北京生活垃圾量多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邓俊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北京生活垃圾量为318万吨,同比减少16万吨。相比2005―2008年间平均8%的增长率,生活垃圾处理进步不小。“全市通过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很好地提高了市民的‘绿色意识’,一些小区、办公楼、餐馆出现了‘零废弃’,从源头减少了生活垃圾量。”

  北京市海淀区韩家川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辐射460多个社区回收点,将区域内废旧物资进行集结,运到再生资源利用生产厂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心负责人说,去年纸类日回收约30吨,今年50―60吨,废旧饮料瓶也增长不少,“回收量的增加,在于垃圾分类做得好。”循着垃圾回收的来源,记者来到西山庭院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栏随处可见,居民都按指定类别投放垃圾。这里采用厨余垃圾处理,分类收集来的蛋壳、剩饭菜等厨余垃圾,经高温发酵后只剩下10%的残渣――有机肥,用来养育社区的花木。“社区每天就地处理120公斤厨余垃圾,并能回收约60公斤各类可回收垃圾,相当于小区每天600公斤垃圾量的30%。”社区物业主管白金龙说。   

  为了让垃圾减量出实效,北京市动了不少脑筋。今年市里确定了包括设施建设、垃圾分类等20余项任务,目前北京已拥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分类后的垃圾已能各得其所。同时,全市建成3638个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3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并在600个小区推广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试点,目前已有228个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垃圾分类。

  北京解决垃圾问题,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在北京的主要街道,有关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条幅随处可见。在试点小区,垃圾处理指导手册已发放到位。来自600个试点小区的1400多名骨干垃圾分类指导员全部完成培训,下月起将在各自社区开讲“垃圾分类课”。“今年年底前,要让试点社区居民100%知晓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正确投放率达到90%以上。”这是管理部门的期待。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强化“产生者付费”理念,按照计量收费、分类计价、鼓励减量、综合配套的原则,完善垃圾收费制度,逐步提高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同时,着手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调研。

  【新闻数据】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实际常住人口1972万,登记流动人口764万。“十一五”前四年,北京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与“十五”期间相比,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尤其近2年每年增加超过60万人。全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3万吨,而日处理能力仅为1.27万吨,按照现在垃圾产生量和填埋速度,北京大多数垃圾填埋场4―5年内填满封场。

  ●专家表示,目前北京试点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社区仅占社区总数的约1/4,试点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党政机关和学校只有三成,从总体看,市民正确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比例,距2015年生活垃圾分类65%的达标率还有很大距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