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过度包装如何瘦身?公众对过度包装有清醒认识

2010.10.20

  近年来,过度包装问题日趋严重,豪华包装大行其道、屡禁不止。

  2010年4月1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开始实施。为了解公众对这一标准的认识度以及对过度包装的看法,中华环保联合会自2010年9月1日~19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过度包装公众意见的调查,征集公众对过度包装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公布了过度包装公众意见的调查结果。

  食品、保健品、烟酒是重灾区

  在东方文化中,礼品具有特殊的意义。很多人都有过送礼和收礼的经历,然而如何处理这些礼品的华丽包装,却常常成为困扰公众的问题。

  如何判断商品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是指远远超过商品包装作用的额外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体积过大、结构设计过当、包装功能过剩、包装成本过高等,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

  此次调查显示,食品、保健品、烟酒的过度包装问题最为严重,分别排在了前三位。对此,55%的公众认为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十分紧迫;45%的公众认为过度包装已经占到了身边包装的50%以上。

  因此,每当春节、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过后,面对那些里三层外三层的外包装,如何处理成为很多人的烦恼。调查显示,40%的公众会将过度包装卖掉,26%的公众会将过度包装丢掉,只有34%的公众会将包装回收再利用。

  公众希望产品的包装是什么样的?调查显示,有54%的公众希望包装是简约大方的,有36%的公众更关注包装的安全实用,只有3%的公众会选择豪华气派的包装。

  公众对过度包装有清醒认识

  豪华包装往往材料繁多,涵盖了纸类、塑料、金属、玻璃、陶瓷、木材、水晶及复合材料等。为防止产品损坏,不少产品的包装中还有大量发泡塑料、海绵、碎纸等用作缓冲材料和填充料。由于这些包装体积大、重量轻、形状各异、成分复杂、回收利用的运输仓储和分拣成本都较高,回收者几乎不愿意回收处理。例如印刷鲜艳,覆有一层塑料膜的华丽纸盒,就非常难以将纸塑分离和漂白,加大了回收造纸的成本和难度,而且加工产生的污水更难处理。

  对于过度包装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危害,公众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有45%的公众认为,过度包装导致最大的危害是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有24%的公众认为,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有23%的公众认为,过度包装误导消费者判断商品价值从而造成非理性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另有6%的公众认为,过度包装还助长了社会送礼攀比的不良习气。过度包装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奢华、浮夸之风,助长了奢侈浪费的风气,在无形中助长了行贿受贿的腐败之风。

  过度竞争和监管不力是主因

  什么原因导致过度包装屡禁不止呢?调查中,有42%的公众认为是市场的过度竞争造成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商品包装的好坏,几乎决定着商品在市场上的命运。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把商品的价值竞争导向了包装竞争,使包装业走进误区。

  有34%的公众认为,政府监管不力是另一个主因,有关过度包装标准的漏洞以及对过度包装处罚标准的缺失,纵容了这种现象的滋生。

  也有13%的公众认为是大众攀比心理,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炫耀消费、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才让过度包装变得有市场。

  过度包装缺少量化标准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将包装控制范围从5年前的月饼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扩大,要求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等。这一标准公众是否知晓?

  调查显示,有将近半数(48%)的公众听说过这个标准,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很多公众表示,这些标准不好量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包装的成本价格如何核算,消费者无从得知,这就需要企业提供相关数据,实际操作起来会有困难。此外,这一标准中对包装的材质和结构也没有做出硬性规定。

  大多数公众支持国家继续出台控制过度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如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上,分歧较为严重。调查显示,29%的公众认为,解决过度包装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立法;26%的公众认为,应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19%的公众认为,应该奖励绿色包装,处罚过度包装;14%的公众认为,可以依靠企业自律;10%的公众认为,应该扩大生产者责任。

  对于过度包装产生的环境影响,有一半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分担责任。

  [三言二拍]谁该为过度包装埋单?

  天价月饼、豪华茶叶,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成为顽疾,不但屡禁不止,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商品的过度包装究竟是谁之过?对过度包装的板子一味地打在厂家和商家的身上,是片面的,也是不公正的,再打多久也不会奏效,板子还要打在消费者的身上。

  有“需求”,而后才会有“生产”。现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送礼品变成了送包装,唯包装精美方能送得出手。生产厂家在包装上做足文章,用烫金、丝绸、稀有木材包装商品,增加包装层数,使商品的体积变大数倍,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一种价值更高的印象。

  厂商之所以贪大求奢、追求包装,说穿了在于豪华包装可以开高价,带来超额利润,使消费者的钱全都浪费在了无用的包装上。然而由于“人情消费”、“面子消费”作怪和虚荣心驱使,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包装华丽的商品,这就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市场,使其屡禁不止。

  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写得很是深刻。春天里的橘子大都皮毛漂亮而内在的质量变异。买橘者质问卖橘人为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橘者据理力争,列举了很多社会现象说明,不光是他的橘子表里不一。正是公众的需求,催生出社会上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

  如果消费者摒弃这种虚荣心理,从浪费资源、增加垃圾、威胁健康等方面分析过度包装带来的问题,从自身做起,拒绝过度包装商品,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营造社会新风气。这样,过度包装自然不能大行其道。反之,如果包装过度了,没人为它埋单,使之成为过街老鼠,过度包装很快就会自然灭亡的。

  如果企业想在同质化竞争中取胜,与其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产品包装上,不如放在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上,并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出发点,增强产品绿色竞争力,这样一定能“跑赢”众多竞争对手。

  因此,要遏制过度包装的现象,缓解包装垃圾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除了政府制定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以外,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从思想上改变靠包装才能体现价值的错误观念,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

  [调查建议]治理过度包装仍需多管齐下

  为了更好地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中华环保联合会基于调查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在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缺乏实际操作性。一是应该尽快弥补包装标准中的漏洞。二是制定出台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以及具体的回收办法。三是应当明确地把过度包装列为商业欺诈行为,严厉打击。四是研究制订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约包装”。五是适时考虑将某些行业的商品与额外的包装分开销售。

  二、加强宣传,倡导绿色包装理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认识到过度包装带来的种种危害,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让消费者自觉抵制过度包装消费。引导消费者理性和绿色的消费观念,让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和服务的好坏,以及商品包装是否注重环保,是否节约资源,是否有利于回收与再利用等。

  三、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企业享受了过度包装带来的盈利,却对包装废弃物视而不见。建立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是要将生产者对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包括产品使用结束之后的回收利用。可以先考虑对部分过度包装严重的行业生产者征收包装税或者废品回收费,如果企业对商品进行了过度包装,就须缴纳额外的废品回收费或者更高的包装税。

  四、建立完善的包装回收机制

  目前我国现有回收机制还不健全,可以考虑包装押金制度,按商品价格的一定比例收取押金,消费者在交回废弃包装后可以全额拿回押金。同时为废弃包装材料等资源回收利用产品的销售提供价格、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回收包装废弃物。

  五、全民监督,形成过度包装人人喊打氛围

  鼓励公众举报过度包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媒体上曝光典型的过度包装商品;组织有关部门对商品包装情况进行检查,对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并根据过度包装程度进行罚款。

  要有效地治理过度包装现象,不能单凭一方面的力量。政府部门应加快法律、法规制定和标准完善;企业要树立绿色的包装观;消费者要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过度包装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