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闭幕

2010.10.30

  为期两周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10月30日凌晨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闭幕。会议通过了规定遗传资源利益分配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同时提出2010年至202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数值目标。

  此次通过的议定书规定,在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遗传资源包括原住民的传统知识时,要将产生的利益公平返还给原产国。利用遗传资源的国家有义务设立一个以上的监督部门,防止不正当获得遗传资源,以此防止企业将动植物私自带出国境,并通过分配利益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议定书采纳了发达国家的主张,未列入将利益分配的对象追溯到议定书生效前和殖民地时期的条款,但是规定要建立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多边援助框架。另一方面,加工遗传资源产生的“派生物”事实上被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关于病毒等病原体,则允许发达国家为开发疫苗而紧急利用,但要适当分配利益给发展中国家。

  议定书将在50个国家批准后的90天后生效。不过,资金问题和建立分配利益的多边机制等重要课题,都被推迟到以后的谈判中解决。

  这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确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数值目标。由于目标远大的发达国家和希望获得资金援助的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直存在分歧,原定29日闭幕的会议一直持续到30日凌晨。

  此次获得通过的目标提出在2020年前,至少要在17%的陆地和包括公海在内的10%的海域建立保护区。该目标被命名为“名古屋目标”。名古屋目标只规定“尽快采取有效行动制止生物多样性损失,在2020年前恢复生态系统”,没有采用欧盟提出的“2020年前制止生物多样性损失”的表述。保护濒危物种的数值目标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被放弃。

  新目标还明确规定“在2050年前实现与自然共生的世界”。20个单独目标还包括加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防止滥捕、为实现目标而增加资金等内容。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18日在名古屋开幕,来自190来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将于2012年10月在印度举行。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