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陈杰:少一些科技“计划” 多一些自由探索

2010.11.01

  我国的科研管理沿用的还是计划体制,绝大部分项目是靠少数专家制定、计划好的,用线性的工程模式管理,而且缺乏连续性,科研人员只能围着“项目指南”转,什么“热”跟什么,科研人员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探索。

  不确定性是科研的基本特征,其进展和突破不是靠少数人“计划”出来的。只有给科研人员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放手去做,才能期望“十年磨一剑”。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曾在日本留学、工作13年,比较中日两国的科研状况,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统计资料显示,自2006年起,我国的科研经费开始超过日本;2008年,我国的研究人员总数达到196.5万,是日本(93.5万)的两倍多。但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发,我国目前的整体科技实力,却与日本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的科研管理机制不同。

  在日本,除了少数的科技工程(比如探月等)是采取计划模式外,绝大多数研究课题是根据科研人员提出的项目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国立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稳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能够长期稳定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其间几乎没有什么检查、评估。

  反观我国,除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面上课题是自下而上、由研究人员自己做主外,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课题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由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少数专家,根据“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论证之后编制出每年的“项目指南”,让科研人员申报、竞争。对于科研项目和经费使用的管理,也是采取线性的工程管理模式,提前制定出技术指标和时间期限(一般是2到3年),并对经费使用做出严格细致的预算,中间还要搞年检,结题时逐一对比验收。由于申请不到项目就没有科研经费,导致科研人员基本失去了自主性,不能按照自己对本领域的学术判断和兴趣爱好做科研,只能围着“计划”出来的“项目指南”转,自己的想法再好,往往只能望洋兴叹。政府部门每年编制的“项目指南”基本上是跟着国际“热点”走,国外“热”什么就做什么,既缺乏原始创新性,也缺乏相关性和连续性。科研人员很难静下心来,做“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工作。

  众所周知,所谓科学研究,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变数。无数科学实践证明,“不确定性”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其进展和突破不是靠少数人“计划”出来的,更不可能像做工程、建工厂那样,今年启动、明年试车、后年投产。我认为,国家的科技计划可以有,但只适合于像探月工程、载人航天、艾滋病防治等少数真正体现国家意志、基本可以看得准的大项目、大工程。

  我国的科研经费使用有一个突出问题:重物轻人。科研人员工资性收入占整个科研支出中的比例很低,设备等物品采购的比例奇高。科研人员的年薪较低,在高房价、子女教育费用昂贵的情况下,大家对未来收益都有一种危机感,只能拼命多申请项目。多个项目相加,一个课题组每年的科研经费,多的高达上千万元。而为避免科研人员做手脚,国家只好做出“事业单位全职人员不能使用科研经费作为劳务费”等硬性规定,科研经费的大头都用来购置仪器设备。这样一来,不仅导致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闲置严重,而且逼迫科研人员违心地在科研经费上打主意。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只给猫喂一条小鱼,而让猫看管一大堆鱼——这只猫不仅不会认真抓老鼠,而且不在鱼堆上动脑筋、做手脚才怪呢!

  在高端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适当增加科研人员的工资已是大势所趋。这并不是要求我国的研究人员要拿日本那样的高工资,但起码能过上有尊严的相对体面的生活,不必为买房和子女教育发愁。

  其实,科学研究不必搞人海战术,科研人员的关键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对于不适合做研究的人员,完全可以分流到企业,去做技术性研发,而企业也恰恰缺乏这类人才。

  科技体制改革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艰难,因为国外已有好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已经证明不成功的教训也有不少;改革也不需要国家增加多少经费开支,关键是“蛋糕”怎么切。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