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欧盟农残检测标准拦中国花茶外销

2010.11.1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但中国茶叶出口却始终遭遇各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绿色壁垒”,成为茶叶外销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国内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之一福建福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文辉日前对媒体表示,这些“绿色壁垒”甚至一年一变,欧盟、日本等地的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指标之多、变化之快,使得茉莉花茶的出口量和出口价均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以欧盟为例,由于不断出台新的茶叶农残标准,提高茶叶检测标准,国内茶叶出口屡屡受阻。早在2005年8月,欧盟便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日本接连效仿,2006年5月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增加到276项,同时调整农残检测方法,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而2007年4月,欧盟检验标准再次抬高,增加10个项目限量,更新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北京东方艾格分析师徐洪志告诉记者,一些限量非常低的农残标准事实上就意味着禁止此种农药或杀虫剂的使用。

  不过,上周欧盟459号公报中对茶叶中关于噻虫啉、硫素、喹螨醚农药残留标准作出3个最新改变,我国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严峻性略有缓解。

  “国内茶叶的直接销量达80万吨,绿茶份额约55%-60%,乌龙茶和花茶占比差不多,约在10%-15%,去年花茶则占12%。”徐洪志告诉记者,外销市场中,普洱茶、大红袍、碧螺春等因多走高端路线,农残限量指标控制得比较好,受贸易壁垒影响不大。而对于走中低档路线的花茶来说,尤其是占比相当大的茉莉花茶,出口量虽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价格却上涨乏力,仍滞留在中低端价位。“有意思的是,国内市场占到了茉莉花茶的高中档产品销量的90%。”

  徐洪志表示,长远看来,日趋严苛的农残限量标准对多走低端路线的花茶企业来说显然不容乐观,拥有一定财力的实力茶企可采取源头控制的办法,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在收获后运用一些技术对茶叶进行处理,或者采取晚发货来降低农药残留量,通过监管茶叶生产、运输、加工程序,提高茶的质量来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