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张力:让科技创新更好服务地方经济

2010.11.22
河北北方学院院长张力:让科技创新更好服务地方经济

  “在一定时期内,一所大学的超常发展是必要的,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说,这种急速的扩张是暂时的,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而内涵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才是长期的,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近日,河北北方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力在记者专访时说,必须在“做强”上下功夫,“做强”的核心是要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并发挥知识创新、知识传授和知识传播的功能,依靠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新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河北北方学院是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创建于1945年的张家口医学院、1956年的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1923年的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三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把科技创新水平作为内涵发展的标尺

  加快发展是学校面临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河北北方学院在发展力求做到既注重外延,又要提升内涵的两方面和谐统一。合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平稳起步、全面入轨、及时提速、实现跨越”的“四步走”战略部署。随着新校区一、二期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办学“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以体现精神和价值追求的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随即,该校开始以内在品质的提升为重点,一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软实力”,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张力介绍说,学校发展模式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所在,是引领事业走向成败的关键。学校发展模式,可根据发展是靠要素投入的发展还是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指通过增设新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措施来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则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学校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发展的模式。具体而言,内涵式发展就是学校以自我为发展主体,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通过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变革、资源合理配置、品牌构建等手段来推动学校有效发展。

  “战略性转移,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张力介绍,这四个转变即是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由硬件建设为主向软件建设为主的转变;从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向功能提升的转变;从自我循环向主动与社会互动共赢转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必须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根本;必须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发展的主题;必须始终将科技创新水平作为内涵发展的标尺;必须始终将制度文化创新作为内涵发展的支撑。

学科是内涵建设最核心的要素

  “高校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遇到两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学科上。”张力认为,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着力点。

  张力说,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学科具有鲜明的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功能,具有发展科学的功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而学科则是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元素,也是内涵建设最核心的要素。

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社会需求原则

  张力认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其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社会需求原则,即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规模都必须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在原有的农学、畜牧、兽医三个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禽兔养殖与疾病防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动物药学”、“种子繁育与推广”、“肉食品检验”、“食品贮运与营销”、“农业经济管理”、“保险”、“审计”等新专业,增强了学校自身的科教优势,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满足社会需要并不等于急功近利,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学科建设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要,但又要超越其现实需要。学科建设工作应树立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张力介绍,这其中的高水平,就是在科学研究上要提高层次,努力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而综合性,是指在学科布局上,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要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校的学科基础构建学科体系,要确保基础学科宽厚、主干学科突出、新兴和交叉学科迅速发展。要尽量预测学科未来的可能发展的方向以及将来应用研究可能达到的程度。

  张力认为,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一定要“高低结合”,一要瞄准国际国内某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二要掌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才能立足,才能发展,才能壮大。

为地方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河北北方学院充分发挥知识创新、知识传授和知识传播的功能,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依靠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和源泉。

  谈起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张力院长如数家珍……

  ——加强科学研究,加速成果转化。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有17项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中推广应用,这些成果大都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杨正教授培育的“塞北兔”,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现已发展到三个品系,分布全国26个省市,仅张家口市年养殖约160万只,年经济效益达3200万元,杨正教授被农民誉为“兔财神”;全国知名养禽学专家朱元照教授主持的“冀育自别雌雄蛋鸡慢羽系的育成与配套应用”研究课题,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当时河北省畜牧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

  李文德教授多年潜心玉米螟研究,先后有七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几年主持的“性信息素防治玉米穗期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的垂直分布研究”,攻克了国外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玉米穗期治螟无良策的技术难题;明确了亚洲玉米螟在张家口市海拔500-1500米之间的分布状态,为有效地开展治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经在张家口、秦皇岛、承德三市的部分县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积极参加“百名科技人员扶百村”活动。2000年以来,该校有8名专家教授参加了张家口市“百名科技人员扶百村”活动,并有12名专家教授兼任张家口市技术顾问。

  该校动物医学系阚德义教授负责崇礼县、宣化县的科技扶贫工作,他主持的“10万只生猪养殖工程”,带动了两县的养殖业发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仅宣化县就发展了省级养猪场2个、万头养猪场3个。

  王立秋教授长期兼任康保县技术顾问,结合其研究成果“高寒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与调控”,以推广错季蔬菜、脱毒马铃薯和纸筒甜菜为突破口,三年累计推广47.5万亩,纯增收益9464.24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开展“智力扶贫”活动。在农业科技方面,学校共为张家口市农村培训村支书、村青年技术骨干1800余人;利用冬闲为坝上试区举办各种培训班150余个,培训各类人员5.6万余人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18000余份,累计培养了种、养、加科技示范户500余户,科技明白人上千人,他们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而且还带动许多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医疗方面,免费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疗技术人员,实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达到“培养一个技术人员,带动一个乡镇医院”的效果。在文教方面,学校先后选派13名教师深入到乡镇进行支教活动,为贫困地区学校捐赠图书18000册,电脑20台。全国教学名师张静教授动员在美国的亲属捐资20万元,在尚义县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

  ——建立科技示范,带动区域发展。多年来,学校科技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定点科技示范为主,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研究成果,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从“七五期间”学校创建国家旱作农业重点科技攻关研究项目“张北试区”20多年来,取得了多项适合坝上高寒条件下的农业先进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八项子课题研究均居国际先进水平,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试区的4项成果被列入市政府农业科技推广计划。其中“高寒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结构与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体系”一项,建立了3.6万亩科技先导型示范样板,人均占有粮食698.7公斤,年递增6.9%;人均收入达到2683元,年递增20.2%,解决了农民的贫困和生态环境问题,探索出一种新型的高寒半干旱区经济发展模式,获省长特别奖。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