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公立医院改革加速推进 医改带来摸得着的实惠

2010.11.29

  北京的林女士退休多年,患有严重风湿病,以前每次住院,总是牢骚满腹。6月,她在北京协和医院住了半个月,居然说“医改见成效了”。原来,她最满意的有三点:一是住院不用家人陪护,护士全程服务;二是医保实时结算,出院只需交自付部分;三是复诊可以预约。

  这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缩影。虽然改革才刚刚起航,但老百姓已经感受到了静悄悄的变化。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始于2009年。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改革的大方向。

  加强县医院建设

  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在四川华西医院,“号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这家医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医院,日均门急诊量超万人次。过去,患者要想挂专家号,往往需要通宵排队挂号。自2009年6月起,该院在保留窗口挂号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行卡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门诊复诊预约等新制度,所有号源敞开供应,预约时限扩展为两周,还实行分时段精确预约挂号,让患者“错峰”看病,使“号贩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为了解决“一人住院,全家陪护”的问题,全国900多家医院的7300多个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行无陪护服务。安徽省为了调动医院积极性,大幅提升了护理费用,并将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没有增加患者负担。

  今年以来,全国110家医院对112种疾病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让医生按照“标准作业图”检查治疗,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调查显示,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总体均有下降。

  优先加强县医院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突破口。陕西子长县以创办“平价医院”闻名全国。自2008年6月以来,县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公立医院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与改革前相比,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了37.5%,住院平均费用下降了31.8%,而医务人员的平均收入增加了48%。

  今年是我国对县级医院建设投入最大的一年。我国计划在3年内安排投资360亿元,重点支持全国2176家县级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

  鼓励多元化办医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根据医改方案,公立医院必须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今年以来,各地探索出一系列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新模式。例如,江苏镇江组建了以资产为纽带、紧密型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和以技术为纽带、松散型的江苏江滨医疗集团。两大集团分别整合了市区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力推进资源共享,并将优质资源适度转移到社区,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目前,鞍山市通过财政投入补偿公立医院“五险一金”的方式,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江西在四家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深圳开始试行药事服务费,提高医生劳务技术价值。

  改革医院收费方式,在推行医疗保障“一卡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费用在医院直接结算、异地结算;与大病救助制度相衔接,推出若干大病救治保障试点。

  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例如,昆明市制定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优惠政策,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技术、有品牌的民营医院得到发展,与现有公立医院形成良性竞争。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进入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只有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