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核电行业“井喷式”发展 人才战役悄然打响

2010.11.30

  张强(化名)是某高校2006级核电专业的学生,眼下正是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之际,可他却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犯愁。

  “班里的同学很多都找到工作了,但不少同学都转行做其他的了。我希望找一个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张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像张强一样毕业于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未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一般的学生都迫于生活压力放弃理想,转战其他行业。

  然而,这样的调查结果多少让记者有些意外。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新能源,核电也自然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企业纷纷上马核电项目,并急呼缺少核电人才;而普通高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最后需要走上工作岗位时,却“报国无门”。

  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边是企业高喊人才缺少。这样的局面让人颇难理解。

  “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由于核电领域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学生没学到真本事,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必然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院院长陆道纲对《科学时报》记者说。不过,“核电专业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更多集中在那些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和条件、盲目开设核电专业的学校。”陆道纲话锋一转。

核电人才缺口量仍很大

  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容量将达到1800万千瓦左右。

  据估算,每年对核电的设计,制造,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科研等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所有开设核工程专业的高校2007年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目前,我国核电行业技术人才和相关的工程管理、金融、财务、商务谈判人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缺情况。

  “现在核电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缺人,不光是核电站的建设缺人,核电技术的研发、核燃料的供应和处理等也非常缺人。”陆道纲说。

  不过,“核物理方向的人才并不短缺,相比而言,更缺少核工程方向的人才。” 陆道纲指出,“核工程方向不缺中高层,缺少一线和低端的技术人才。”

  据陆道纲介绍,所缺少的一线和低端的技术人才包括:核电管理方面,核电现场的运营管理、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操作员的管理,安全控制、计划安排和保证,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都非常缺人。核电建设方面,整个建设场面的控制、各个部门分工和衔接等,也缺少一大批专业人才。

  “其实,核电行业的高层也缺少优秀的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但这个很难说,没有什么标准判断。”陆道纲欲言又止。

  据了解,核电人才短缺并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自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之后,国际核电发展受到影响,从此进入长达20年的“低迷期”。

  然而,近年来,迫于传统能源的压力以及核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原因,核电开始走出“低迷期”,并开始“井喷式”发展。但人才供给却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在2006年之前,国内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少数几所,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难以满足核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陆道纲介绍说。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表明,过去核电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扩张式发展带来的人才渴求比较强烈。因此,2015年的人才需求比较急迫;2015年后,随着人才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成长,人才将进入饱和期,人才需求趋于平稳。

  但是,人才供给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现在不仅国内企业广揽人才,国际企业也开始来中国招人,这让中国核电人才形势更加严峻。”前程无忧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傅睿侃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据傅睿侃介绍,核电行业内部人才的流动率非常低,大家都愿意长期待下去,这跟其他行业的情况截然不同。

  一方面,核电人才专业性非常强,企业培养一名成熟的核电人才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不会轻易让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核电人才自身也不愿意流动,在一个单位待的时间长了,对公司环境和设备相对熟悉,可以获得不错的职位和薪酬,“远走高飞”并非明智之举。

  “未来十几年,我国核工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任务艰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核专业人才非常紧缺。”这是傅睿侃对我国目前核电人才状况的概括。

  如今,世界各国核电建设都在复苏,核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将使核电人才供应更加捉襟见肘。

人才培养须寻求新模式

  对于核电人才,高校无疑是最大的供应方。

  近年来,通过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企业核电人才“订单式培养”方式,华北电力大学把与核电相近专业的高年级优秀学生选拔出来,与核电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此方式已向企业输出近500位核工程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还把这种方式扩大到国内十多所高校。

  据了解,除了普通4年制本科培养和“订单式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华北电力大学还是国内第一家核工程专业中外联合办学的学校。“我们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中法核工程双学士’。”陆道纲自豪地说。

  面对核电的飞速发展,陆道纲指出,人才培养应该分两个层次,既要培养大批量适合产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又要培养走在科技前沿、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精英人才。

  “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学生没有实习的地方,学校的实验设备又有限,这样学生毕业后怎么可能直接上岗。”陆道纲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同时,陆道纲坦言,现在我们只注意到学生的知识不全面,实践能力不足,而忽视了老师的教学资历,很多老师连核电站建设现场都没见过,怎么教好学生?

  “老师都缺少实践经历,更不用说学生。”陆道纲直言。

  在陆道纲看来,如今的学生要么知识面比较窄,要么学校设置课程的面比较宽但又不专,核电课程设置和企业结合度不够。“企业招来的学生还得自己重新培养半年,但依旧不能直接用,还得放到工作岗位上去锻炼。”

  “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培养人才模式。”陆道纲表示。

  然而,如今培养核电人才的学校却陷入了“两难”境地:在校的老师毕业后直接投奔教学一线,缺少实践经验;而拥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又被核电企业挖走,学校缺少优秀教师教学。

  “国家现在没有特殊政策,教师在学校的待遇远远不如在企业的待遇。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教师肯定都愿意去企业。”陆道纲表示,“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让学校能够留住优秀教师,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陆道纲曾经是国家“863”计划最大工程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工程的副总工程师。2004年6月,他决定从工程设计第一线走到教育第一线,这也让一个实践经验丰富的副总工程师对人才培养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陆道纲认为,国家应该动员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校的教师进行部分岗位的轮换——让高校教师去企业工作几年,企业的工程师走向第一线教书育人。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更高效、更实用。”陆道纲表示。

  不过,陆道纲坦言,这都是最理想状态,需要国家实行积极措施和政策保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