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针灸并没有濒危,为何申遗?

2010.11.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1月24日就“中医针灸”申遗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吴刚副局长在会上透露,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申报工作。同年,针灸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承保护工作。

  2008年9月,我国将“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因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繁杂内容,不符合申报规则的具体要求,2009年10月改为“中医针灸”申报。2010年5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附属机构评审,并于11月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的针灸术,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救人的医疗技术,更是人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它不仅在中国广泛采用,并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

  吴刚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医针灸申遗的实践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一种文化要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而中医针灸正是这样的一个文化载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不少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的外国人来华正是通过中医针灸来触摸和感受文化,而国外很多民众也是借助针灸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形式,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造福于民的使者。

  一说到“遗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濒危”,对于中医针灸申遗,针灸界内部也有这样的疑惑:针灸并没有濒危为何申遗?吴刚对此解释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一是濒危、亟待抢救的项目,即“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一个是历史悠久、具有民族特性的优秀项目,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申遗属于后者,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章第2条规定的“有关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和实践”领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经历了从风靡一时到逐渐平淡的兴衰过程。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作为中医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对于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更好地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中医针灸”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走向世界,必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吴刚强调,针灸申遗成功后,中国将按照联合国《公约》精神,履行缔约国责任,逐条落实在申报文本中的各项承诺,强化这项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我国将制订中医针灸宣传与保护的具体计划,为开展中医针灸、中医药文化战略研究,以及中医针灸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