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北京"治堵"管理之困:措施与效果的二律背反

2010.12.16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机动车尾号限行,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错峰上下班,近年北京治理拥堵频频出招,可道路却越来越堵。眼下北京缓解交通拥堵正在征求市民意见,各方畅抒胸意,见仁见智。中央台中国之声今天(16日)推出特别策划《求解北京拥堵困局》第四篇:“管理之困——措施与效果的二律背反?”

  新闻现场:行人车辆请注意 请在栏外等候。

  在北京清华大学东门向东一公里的双清路上,有一个由铁路、城铁和城市道路组成的交叉道口。城铁13号线利用高架桥从空中经过,看似不影响路面交通,但它的桥墩间隔,使桥下道路很难拓宽, 形成一条狭窄的机动车、自行车混行的双向两车道。每天进出北京北站的火车,又使这段路频繁中断。

  市民A:现在拦着的桅杆就降下来了,火车一会儿就要过来,您看现在这个车堵得。

  记者:上面是城铁?城铁其实并不影响这块儿的交通通行?

  市民B:对,对,对!但是城铁在这儿建,桥墩会限制、影响它的路宽,也限制了通行量。

  近年来,北京为缓解交通拥堵,可谓频频出招。可是让人烦恼的是,一边在大力发展各种交通,一边也在制造新的拥堵。市民和专家在反映意见时,强调治堵要政策配套,协调管理,否则顾此失彼,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错峰上下班,正在北京八中门前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季先生有些无奈。

  季先生:接送孩子,上学时间没有改。所以对我来讲,没有错开时间。

  交通工程专家、清华大学石京教授:我们北京现在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买了新车,很少有人会置换。很破很破的车,我也不肯卖掉,因为限行,我们无奈。

  治理北京交通顽症,在措施上需要标本兼治、而非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在管理上呼唤各部门协作合力,消灭短板。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