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多省市调低十二五GDP增长目标 节能减排成共识

2011.1.27

  当前,重庆、西藏、河北、福建、甘肃等20多个省(市、区)两会陆续召开。各地在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纷纷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降低经济增速、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谋发展、促转变的共识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目标普遍放缓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大部分省区纷纷调低GDP增速。“十一五”期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由3984亿元增加到9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7%。在“十二五”规划中,该地区生产总值调低为年均增长10%。

  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十一五”年均增长17.6%,“十二五”时期调低为年均增长12%。2010年,河北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过去5年年均增长11.7%。根据规划,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未来5年年均增长8.5%。四川省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超过16700亿元,增长15%,2011年生产总值目标调低为增长12%。山西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同比增长13%,2011年预期增长调低为12%。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省份将GDP增速目标降至个位数,充分显示地方政府淡化规模总量目标,强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决心。北京提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未来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比“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低1个百分点。广东提出GDP年均增长8%的目标,相比“十一五”期间增速明显下调。上海淡化规模总量指标,强化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等导向指标,GDP目标年均增长8%。2010年,浙江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过去5年平均增长11.8%,2011年预期增长目标为9%,今后5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

  【专家点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各地调低GDP增速已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因为中央逐步淡化了对GDP考核,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以GDP增长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全面。今后我们应该更多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人类发展指数包括环境、健康、教育等指标,而这几项指标恰恰又是我们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今后对这些方面的考核分量应该加大。

  节能减排

  成为发展重要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成为绕不过的考核目标与约束指标。在各地陆续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节能减排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推进”、“毫不动摇”、“坚决杜绝”等词汇不断显现。

  例如,西部地区的宁夏,在今年工作安排中强调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大铁律”,“突出抓好83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继续实施10件环保实事”等。此类细节,在河北、陕西等省2011年工作部署中也有体现。如河北强调“对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的1000家重点用能企业、1000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全程监控。”陕西要求“继续抓好200家耗能大户和100个节能项目”,“6月底前将全省煤矿企业从522家减少到120家”,“年内所有县城的污水处理厂都要建成投运”。

  部分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目标。如,重庆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力争201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安徽省在今年的工作目标中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

  东部的上海将注意力转移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能源管理上。如新建高标准节能建筑60万平方米,对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节能标准;大力推进国家重大天然气项目配套工程,健全节能市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前置性能评制度,探索节能减排市场交易试点。

  【专家点评】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节能减排,不单是降低能耗和削减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从更深层次上看,减的是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减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重阻力。从各地举措可以看出,一方面,“减法”是必须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让经济从根儿上绿起来。一方面,“加法”是高效的,探索节能减排市场交易试点,将为节能减排增添更高的“技术含量”。

  结构调整

  改造与升级并举

  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不容忽视。加强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中国制造才能在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环绕中,笑到最后。这种共识,也体现在各地政府的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中。

  安徽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

  山西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

  2011年,上海将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作业船等船舶产业,支持钢铁、石化产业等优化调整。抓紧做好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开发,加快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大力推进迪士尼项目启动建设。

  新疆要求,把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油、煤基多联产等项目作为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制高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适度发展煤电硅、煤电冶等高载能产业。

  提升制造业的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重点。

  重庆提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强中心城市功能的着力点,扩大规模,提升能级。创新发展金融业,壮大银行、证券、保险业实力,优先发展加工贸易离岸结算、电子商务国际结算、要素市场交易结算和总部结算,建成内陆地区金融高地。顺应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提升研发设计、法律服务、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业水平。

  天津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业,加快构建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中转、配送、采购功能。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十二五”期间,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二者不可偏废。传统产业目前仍然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传统产业的升级是现代服务业更大发展的基础。传统产业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更好地解决节能减排、资源替代等问题,从而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立足于更好地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

  未来布局

  新兴产业热情不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来看,地方政府普遍对新兴产业充满热情。

  山西提出,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陕西力争在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上率先突破,形成以西安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太阳能电池及硅片加工产业集群为龙头,商洛、咸阳、榆林、渭南等产业聚集区为支撑的基本布局,启动建设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今年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同时,建设陕北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四川强调,抓好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技术攻关与创新、产业化培育与示范、重大产业创新发展“三大工程”。

  天津提出,完善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产业链,建设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强中药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建设,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风力发电、绿色电池、光伏电池、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未来能否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成长的空间,意义十分重大。但我们也要注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瞻性产业,大多技术尚未成熟,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发展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是靠技术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靠投资扩张。否则会造成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也无法摆脱代加工的地位,如此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仅仅是代加工的产品不同而已。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