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北京首创污染土地“康复”技术 几年内便可恢复

2011.1.30
  污染土地“康复”将用本市原创技术

  修复1立方米土壤,费用约为1000元

  氧化剂、修复装置、微生物,有了这三样自主创新的技术法宝,原本充斥着大量工业污染物的土地,几年内便可重获健康,再次利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的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典型场地污染的关键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日前正式通过验收。

  随着本市东南郊化工地区和四环路内276家企业调整搬迁,城区闲置了800万平方米的搬迁企业土地。其中仅北京焦化厂占地面积就达150万平方米。“这里长久以来的工业生产使得土地遭受多环芳烃和苯系物等污染。”污染土地修复课题组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廖晓勇博士表示,考虑到对人们健康的潜在威胁和土地的再利用问题,科研人员一直力求“治好”这片土地。

  在土壤修复方面,国外起步较早,拥有不少先进技术,但引进技术和设备动辄就数千万元,还面临不少技术壁垒。直到2008年,本市启动了全国首个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示范重大科技项目,以焦化厂重污染区为“试验田”,研发自主创新修复技术和设备。

  说到此番项目的技术成果,廖晓勇向记者亮出了三大技术法宝。其中,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主攻多环芳烃等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只需用特定装置将氧化剂注入土里,随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会很快将污染物破坏、降解。

  而对付那些潜伏在土壤里的挥发性污染物,则要用到另一法宝。廖晓勇说:“我们会预先探测到这些气体的位置,布置适当的抽气井,然后用抽气设备将有害气体吸出地面再处理。”

  另外,微生物也是对付污染土地的一样利器,它们可以有效清除、降解土壤和水中的污染物。

  各种科技高招儿多管齐下的同时,也不得不提到车载式污染场地修复装备。这个貌似卡车的大家伙能灵活地将氧化剂、微生物等修复原料自动按剂量添加、搅拌和溶解,并加压送入土壤深处。此外,通过车上的无线网络和电脑控制系统,科研人员还能对整个修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这些原创的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成本远远低于国际同类技术。”廖晓勇算了一笔账,修复1立方米受污染土壤,我们只需不到1000元。“不仅是工业污染土地,我们的技术同样适用于矿山废弃地、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受污染土地。”

  在项目验收会上,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组一致表示,这些自主创新成果将对本市乃至全国未来场地大规模修复和安全再利用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