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检测30%样品”能否确保乳品安全

2011.2.17
头像

贾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这两天,几条关于奶粉的消息让大家的心情像坐了过山车,忽上忽下。

  第一条消息来自中国广播网的报道,农业部发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接下来是有媒体发现,农业部在安排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时也提到,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这个“皮革水解蛋白”,正是有毒“皮革奶粉”的元凶。

  接下来是来自农业部网站昨晚发布的最新消息:2010年抽检生鲜乳样品7406批次,奶站4778批次,运输车2628批次,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前面两条消息,让“皮革奶粉”夺人眼球。在三聚氰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人们的担忧可想而知。这样的心理,也能解释为什么内地游客在香港澳门抢购奶粉。而农业部网站的最新消息让人们多少松了一口气——2010年未检出“皮革奶粉”。但回过头来看看这个检测的比例,又不免有些担心——30%的抽检样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有70%的样品不检测。这样的检测,能确保乳制品的安全吗?

  三聚氰胺之后,乳品市场亟需让消费者重拾信心,为此,最严格、无遗漏的常态检测,必不可少。

  为什么“只检测30%抽检样品”呢?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员李长皓解释说:他们全年要进行6450批次的抽检,检测一批样品的费用几百到近千元不等,全部检测的话费用太高。

  我觉得这笔账算得有点不对,在问题奶粉给民众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给国产乳业造成的高昂损失面前,这点检测费用算什么?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抽检样品100%检测,应该是严格监管的基本要求。

  前两年三聚氰胺奶粉之所以屡禁不绝,正是因为监管部门对不法厂商太客气了——不仅处罚太软,而且给问题乳制品留下了太多的生存空间。去年三聚氰胺奶粉死灰复燃,各地再次展开专项整治,在一些地方,居然出现了要求乳制品企业自查自纠的怪事。大家不要忘了,去年三聚氰胺奶粉卷土重来,原料恰恰来自于一些企业未按规定销毁的问题奶粉——“自查自纠”把监管权交给了企业,在逐利冲动下,必然会有企业怀着侥幸心理留下问题乳制品。把食品安全建立在企业的自觉上,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这么多部门管不好一包奶粉?这个问题曾经让我们愧疚不已。其实答案也简单,就是监管偏软。严密的监管必然要付出较高成本,监管者有的时候老想着省钱省事,要求乳品企业自查自纠是这样,只检测30%样品,同样也是如此。但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个监管成本,绝对省不得,因为省钱省事的背后,往往就是不法厂商等待已久的空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