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环保部两会上就环保“十二五”规划答记者问

2011.3.15

  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污染减排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加强环境保护”专题记者会实录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2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就“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本版今日刊登新闻发布会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人民日报记者:我刚刚注意到环境保护部提供的背景材料里没有关于“十二五”的内容,想请问一下规划编制具体到什么进度了,主要内容有哪些?

  张力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十二五”规划,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列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环境保护部对这个规划也高度重视,组织了专门的人员开展编制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现在规划编制已经基本完成,再根据这次全国人代会的精神修改之后报国务院审批。由于“十二五”规划需要报国务院审批,现在有一些情况可能还需要待国务院批准之后才能公布。

  我把“十二五”规划概括为两个重点、4个战略、8个特点。“两个重点”,一个是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另一个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4个战略,一是深化总量减排,二是强化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防范环境风险,四是保障城乡均衡发展;8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新要求来展开。二是深化总量控制工作,这次在原有两项控制污染物指标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两个,就是除了把原来“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继续安排减排之外,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上。四是强化重点领域的治污工作,即突出了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防范。五是大力推进环境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城乡均衡发展,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利益。六是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强化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和面貌。七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的战略体系。八是突出市场手段,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信“十二五”期间通过规划的实施,我国的环境保护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路透社记者:最近环境保护部部长写了一篇文章,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里会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变化。因为本身这个是由发改委负责的。我想问一下,如果有一个项目,你们是怎样评价一个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多少算是太高?专家说到你们最大的问题是,中央有一些政策得不到有力执行,地方政府比较关注经济、比较关注就业,不关心环保,这是环保方面的最大问题。我想问一下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张力军:周生贤部长在一篇文章中确实讲到了“十二五”环境保护的规划要包括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因为环境保护的规划不是环境保护部的规划,它是全国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所以执行这个规划的不仅是环保部门,也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是环境方面的问题。把这部分的内容也纳入到环境保护的规划里,执行的牵头部门仍然是国家发改委。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是二氧化碳排放有关项目如何评价,是不是这个问题?

  路透社记者:比如说你们要批准一个发电站,如果他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太高的话,你们会拒绝批准吗?如果拒绝批准的话,他们的排放量多少算是太高?因为这种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肯定很多,像烧煤的那种项目,你们如何评价这种项目?要求他们要转化技术吗?

  张力军: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把它列为国家的约束性指标,并且确定“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我们对各省下达了分配的指标,我们控制它的项目,也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按照GDP排放情况来核定项目。当然,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业,我们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排放要求进行适当的控制。

  你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要发展,不保护环境,确实是很容易。要保护环境,不搞发展,也很容易。关键是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做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里面确实有一个“度”的问题,掌握好这个“度”是政府的责任,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如何掌握这个“度”,首先要解决地方政府的认识问题,“十一五”有很好的经验,就是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制。地方政府既要负责经济发展,也要负责环境保护,既要完成经济增长、职工就业、民生保障的任务,也要落实改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十一五”我们在这个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十二五”将继续按照这个经验来办,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责任。

  香港明报记者:去年很多省市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您刚刚说了会把环保的一些目标和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但您也说了,地方各级政府现在发展经济的劲头比较足。很多时候大家知道有的省追求GDP,要建立一个GDP大省,却很少把创立环保大省作为目标。您觉得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能够奖励地方政府,让他们把环保作为像追求GDP一样的目标?

  张力军:你提的问题里面可能还有不准确的地方。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各省市区确实都想把自己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当然这个愿望我们也是支持的,但前提是要保护好环境。你提的问题不够准确在哪儿?我们现在也有相当多的省(自治区)提出“环境优先”。像江苏就明确提出环境优先。最近新疆也提出要“生态立自治区”,我们有10多个省(自治区)正在创建生态省(自治区),这说明许多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有正确认识的。

  作为环境保护部门来讲,我们是支持地方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我们也在研究对这些省份加大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给予经济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和财政部研究实行生态补偿机制。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环境保护部的负责人近日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加大。请问形势的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压力又来自何方?环境保护部准备如何应对?

  张力军:“十一五”中国的环境保护确实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地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损害人体健康方面,这类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三是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又一重点,所以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是环境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算太高,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劲头还是很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的消耗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就增长了10亿吨。根据“十二五”的需求情况,我们也进行了简单的测算,煤炭的增长量很可能还会达到10亿吨左右。同志们、朋友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土范围内,如果再增加10亿吨煤炭燃烧的排放,对我们的环境影响会有多大。

  另外,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城镇化率在“十二五”要有明显的提高。一批农民将要转移到城镇来生活,对我们的环保设施需求增加的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压力都反映在环境质量上,如果这些污染物治理不好,环境保护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所以我们感到“十二五”环保压力更大,这里面我还想突出地说一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由于我们各地的发展劲头比较大,经济在“十二五”还会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速度,如果这个增长速度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对环境的压力会小一些。但是如果是继续走能源的高消耗、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这样的一条路子,我想环境保护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我们部在分析“十二五”的形势时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

  你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应对。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我想是这几个方面:第一,我们还是要深化总量减排,把它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虑,这是一个方面,要减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减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都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环境质量。第二,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治理。重点流域,我们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以及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第三,要把重金属的污染、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第四,要加强农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贯彻好“以奖促治”政策。第五,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给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第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第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德国世界报驻京记者:昨天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危害到了日本的核电站安全,其中两个核电站已经关闭了。现在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核电,我想问这样的灾难事件是否让中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核电发展策略?

  张力军:我注意到媒体的报道,日本发生了8.8级地震,有两台核电机组受到了影响。我国核安全局与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进行了联系,详细了解了日本方面的情况,确实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周围放射性水平上升。媒体报道的数字大体上是5~8倍,我国已经启动了沿海城市的核安全监测装置,正在监测日本的核电事故对中国是否造成影响。到目前为止,监测的结果一切正常,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中国现在运行的核电装置是13台,这13台核电装置运行一切正常,都是安全的。核安全监管部门在场内设置了监测装置,环境保护部门在场外设定了监测装置,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监测结果都表明运行的13台核电机组排放指标都远低于国际和国内的排放标准,运行是安全的,运行状况是良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关注着日本的核电设施受地震影响的情况,也关注着它的事态发展,我们会吸取日本方面的一些教训,在我国核电的发展战略上和发展规划上进行适当吸收。但是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经济网记者: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是否有赢得市场话语权的可能性,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中国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是否是这样?您对此有何见解?

  张力军:你提的问题严格说起来应该由发改委来回答,既然你问到我了,我只能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上,到目前为止属于交易量最大的国家,我们碳交易市场上的话语权是否被动,由于我没有介入到这方面的工作,说不准,但是我认为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实现碳的减排。

  中国会计报记者:刚刚您谈到对地方政府来进行考核,我想问的是有没有想到让企业披露它的环境方面的财务指标,从而对企业进行社会监督?这也是很多业内专家现在正在推崇的“环境会计”?

  张力军:你提的这个问题涉及很新的领域,环境保护部对实行环境审计和企业实行环境会计正在进行研究,到目前尚没有提出研究的结果,我想一旦有了结果以后,我们会认真地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香港紫荆杂志、紫荆网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很大,同时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其中有来自民间组织力量的贡献,请问从环境保护部的角度怎样评价这样的组织和个人,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在未来的环境保护中又寄予多大的希望,并给予他们哪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力军:“十一五”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资金投入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到2009年我们计算大体上投入是14000多亿元,“十一五”规划5年要完成15000亿元的投入,2010年的投入数正在统计,估计会远远高于计划的15000亿元的水平。这个投入包括政府的投入、社会的投入,社会的投入中也包括一些群众组织的投入。对群众组织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我们认为环保的社会组织在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参与、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助、参与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然我国的环保社会组织与我们国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建设和需要相比确实还有很多不足。正因为如此,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对下一步如何引导、规范环保社会组织建设并促进其发挥作用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网记者:请问赵华林司长,因为我知道“十一五”的时候,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减排量、减排指标完成得非常好,但“十二五”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两个指标,而且减排量也有变化,为什么?

  赵华林:“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列入约束性指标,我们制定了一整套中国减排的制度,我们从制度设计上主要考虑三大原则、5条标准、9项措施,这就构成了中国的减排路线图。具体地讲,三大原则就是,淡化基数、算清增量、核实减量,这是我们减排路线图的基础。其他的大家可以参见网站上的信息。

  “十一五”经过全国的共同努力,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量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十二五”国家决定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为什么我们考虑新的两项污染物减排10%,老的两项污染物减排8%,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因:

  “十一五”我们超额完成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主要是靠工程减排来完成的。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们建成的二氧化硫脱硫机组是“十一五”初期的10倍,“十一五”期间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是“十一五”初期的两倍。因此,工程减排对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起到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当然,还有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十二五”兼顾减排能力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们认为确定8%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新闻网记者:根据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中国污染减排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发展模式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的变化,污染排放总量仍然是居高不下,减排工作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我们注意到“十二五”的减排指标由两项增到了4项。请问张副部长,在您看来,其中有哪项是最难完成的?有什么样的保障措施?

  张力军:将4种污染物作为总量控制的约束性指标的原因,一是4种污染物是当前影响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二是4种污染物的污染问题在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性。三是这4种污染物是可核查、可统计、可监测的,具备开展全国总量控制的条件。

  完成这4项指标严格说起来困难都比较大,但是我认为困难最大的是氮氧化物。因为氮氧化物的排放,不仅仅是工业企业的排放,也不仅仅是燃煤的排放,还有很重要的方面是机动车的排放,所以要对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的难度是最大的。

  你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完成氮氧化物的减排指标?为了更好地完成这4项指标,环境保护部从2009年9月开始,就组织一批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十二五”减排的目标、任务、实现途径、保障措施、政策体系等各方面开展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十二五”污染减排的规划,当然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了各承担的企业、单位和地区。就氮氧化物的减排来讲,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第一,严格控制氮氧化物的新增排放量。这里面主要是严格控制“两高一资”的项目,要实行点、线、面的控制对策,对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建议要实行机动车总量控制。对电力和水泥行业实行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建议要探索实行煤炭总量控制,要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就是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项目环评审查,首先看有没有排放量,如果没有排放量,再好的项目也不能批准。火电和水泥项目必须要安装高效的脱硝装置,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实施机动车“国四”排放标准,加快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尽快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四油”的供应。

  第二,大规模地推行现役电厂和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脱硝改造工程。今年环境保护部将于近期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个排放标准比原来的严格得多,可以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为了鼓励企业的脱硝行为,我们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要和有关部门配合出台脱硝的优惠电价政策。由于实施脱硫优惠电价,上了脱硫机组的每度电给0.015元的电价优惠政策,促进了“十一五”火电厂脱硫装置的大规模建设,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想“十二五”脱硝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出台这样的政策。还要实行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给上了脱硫、脱硝装置,煤炭消耗低的燃煤发电大机组多发电。

  第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我们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产品调整的目录,产业规模和产品排放强度都将作为我们制定目录的依据。同时,还要加大黄标车的淘汰力度,初步考虑对东部地区要把2005年以前的黄标车,中西部地区要把2010年以前的黄标车全部淘汰,淘汰重点还是柴油汽车的运输车辆。研究监测的结果表明,一台黄标车的排放量相当于一台“国四”车排放量的28倍,要用淘汰黄标车腾出的排放容量发展新的汽车。

  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安装氮氧化物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同时加大检查的力度,确保企业治污设施能够稳定达标运行。

  美联社记者:我在北京生活了几年,我的家庭和孩子也都在这边。我觉得北京的污染很严重,包括空气和水。每天打开窗户感觉空气很污浊,我觉得这对我的家庭和孩子的影响会比较大。我不知道中国的政府官员和民众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对污染的问题有什么评价?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可能会导致一些癌症的问题,对健康方面有一些影响。请问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张力军:北京的环境质量近些年改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从我们监测的情况看,2010年北京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8.4%,比2005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说明还在进步。中国实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执行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有差距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实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是适宜的。下一步北京市还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去年年底,北京最大的污染源首钢已经彻底关闭,从北京搬出去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北京城区内,原来所说的城八区内工业企业已经基本很少了。

  下一步加大治理的力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到目前为止,北京机动车的总数已经达到了500万辆,所以机动车的排放现在是北京大气最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北京市计划在2012年要提前实施“国五”的汽车排放标准,基本可以做到和发达国家同步。二是大力解决施工的扬尘问题,这是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方面。这两个方面北京市都有具体措施,通过他们的努力,北京市的环境质量会有进一步改善。

  根据我们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的做法,单靠北京市自己来治理北京市的大气污染还不够,必须根据北京的大气环流情况,加大周边地区的治理力度。我们正在编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十二五”期间将要严格执行这个规划。相信随着这个规划的执行,北京市的环境质量会有很大的改善。

  经济时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我做了一个统计,国家层面的GDP下调到7%,有12个省市的GDP是上调的,有个别的省上调还不少。同时,“十二五”规划草案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有6项,比“十一五”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十二五”的节能减排要实现目标,压力应该是很大的。“十二五”环境保护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

  赵华林:大家都知道,GDP指标不是约束性的指标,是指导性的指标。减排的这4项指标是约束性的,是一定要完成的。“十二五”我们确定了4项约束性指标,完成起来还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的。我们想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制定正确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比如刚才张副部长讲的脱硝电价等;第三,建立一整套考核机制,通过落实地方政府在减排上的责任,来确保“十二五”指标的完成;第四,推进“三大措施”是具体的方法,要继续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最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期间除了工程减排以外,结构减排要提到更加重要的日程上。结构减排既减排了污染物,又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和中央的精神完全一致的。

  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的任务。

  [相关链接]“十二五”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摘自《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