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如何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科技大刊

2011.3.23

  有人说:“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无论在多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也仅仅是买了张‘船票’而已。办好中国自己的科技大刊,才是建造了一艘驶向国际学术界的战舰。”

  伴随国力的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正面临一次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比如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比如先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强劲助力;而以《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技期刊,也在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大量原创成果的同时,形成了中国科技期刊独有的文化积淀。

  在一个逐渐崛起的科技大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刊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的梦想,而两刊充当了向这个梦想逼近的先行者。

  但必须承认,西方期刊已对我们形成从市场切割、商业模式到优秀稿源争夺的全方位竞争压力;而我们,还陷在影响因子崇拜的怪圈中难以自拔,扬外抑内的习惯思维更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压力与期望同在。中国科技期刊将怎样实现梦想,打造自己的学术战舰?本报自今日起,开辟“办好中国科技大刊”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自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改革,并放到学部的平台上办刊以来,2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速度。根据两刊总主编朱作言介绍,从JCR(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来看,两刊英文版的影响因子和整个影响力都有了较大提高;网络版的海外发行量和下载量连续3年大幅增加。

稿源是期刊的生命

  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两刊质量时,从朱作言到主编、编委,大家一致认同“核心问题是稿源”。

  从目前的发稿情况看,4300余篇文章中,约稿占有很大比例。“组织来的稿件与自由投稿的稿件,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别。主动约来的稿件水平相对较高,也更有目的性。”数学辑主编杨乐说。

  因此,充分发挥编委作用、加强编委约稿力度,是提高两刊质量的关键。“约稿,是两刊面临的一大难题。”

  积极行动走进科研院所、高校,主动推广,是2009年以来两刊采取的一项措施。通过举办“走进科研院校”系列活动,主编和编委们深入科研院校,向年轻科学家介绍两刊的光辉历史,及在中国科技发展中曾经起过的作用。

  朱作言说,由于现存的评价体系,学术论文涉及学者的求职、晋升、评价等诸多“前途”问题,因此,约稿工作相对而言,也要求编委进行一定“情感”付出。

  与一线科学家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工作、建立情感联系,这种在学术交流与探讨中建立起来的信任与认同感,可以增加科学家对刊物的认同与责任,使他们更乐于将部分优秀论文投到两刊发表。

  感情付出,也会面临两难,很多编委都碰到过这种局面。一方面当他们发现一项优秀成果,很希望能把论文约到两刊上来发表;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这样的文章可以在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刊物上发表,为论文作者带来更多关注与荣誉。

  杨乐认为,这种局面将随着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增强而逐步改观。在现有环境下,组织专题是一项有效的补充手段。

  在很多领域,我国都有颇具国际知名度的科学家,由他们“挂帅”举办学术活动,常常能邀请到国内外顶尖学者。这也为期刊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约稿机遇。在学术活动期间,两刊可以积极约请这些顶级学者提供论文,以某知名科学家的名义出版学术专题或专辑。这种专题由于会集了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往往高于刊物的平均水平,也是扩大刊物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个有效方式。

  根据朱作言介绍,去年两刊的专辑和专题数目达到了76个,都是由我国知名科学家领衔主持的。

  此外朱作言表示,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国家资助的重大和重点科学项目的成果发表在两刊上。杨乐也表示,这些重大项目得到国家大量经费支持,对集中展示国家科技成果也理应担负更多责任,因此,项目承担者有义务将研究成果在国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国内外科学界进行交流与汇报。

  充分发挥学部办刊的优势,努力争取更多的院士候选人、新当选及将要当选的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及“百人计划”入选者支持两刊,为两刊投稿,也是两刊提高稿源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朱作言表示,两刊得到了两院院士支持,两年多来,他们已为两刊投稿400多篇,其中44位投稿人是新当选院士。

高质量审稿:科学期刊的魅力

  不久前,在两刊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从严陆光到闻海虎,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呼吁:我国科学家,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对我国学术刊物的发展,要共同负起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责任不仅仅体现在积极为我国学术期刊投稿上。朱作言、杨乐都谈到,目前国内审稿人存在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略显不足的问题。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反馈审稿意见对作者就很有帮助。审稿人会很认真地注明修改意见和建议,如是否需要补充实验、补充哪方面的实验等等。在拒绝发表的稿件上,也会详细注明理由与意见。投稿者们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学术发展和成长,有很大帮助。

  朱作言说,得到了这样专业、认真、翔实的审稿意见,即使被拒的作者也会心服口服,同时,这些有见地的学术意见,也会进一步吸引投稿人继续投稿。

  “审稿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杨乐说,“需要审稿人思维与精力的高度投入。”在采访中,他给记者举了个“极端”的例子。

  当年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的审稿人之一,是我国著名数论专家闵嗣鹤。这篇只有十几页的论文,闵嗣鹤竟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审查,而且他本人自言,审稿期间“血压升高”。

  杨乐解释说,数学是个在审稿上很费力的学科,论文按照作者个人的思维方式撰写,证明与推导极其精练,中间常常略去了大量推导与演算细节,审稿人要在审稿时作许多推导与演算进行验证。陈景润这篇论文在数学领域也是个特例,然而,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学术论文审稿之艰辛,以及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业与奉献。

  由于“文革”以来大环境的长期影响,国内许多中青年学者不愿意作这种奉献。杨乐说,国内拒审稿件的事情发生较多。

  目前,两刊的数学辑采取一中一外两位审稿人同时审一篇论文的模式。相对之下,国外科学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很值得我国科学家学习。

  朱作言说,国外审稿人给出的审稿意见,大多符合刊物要求,认真、尽责;相比之下,一些编委和作者表示,国内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比较简略,不能给作者明确的指导。

  因此,加强审稿责任、提高审稿质量,进一步向审稿人提出“审稿建议明确、有价值”的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刊物质量,保护作者积极性,从另一方面看,用这种方式培养作者队伍、提高年轻科学家的学术水平,也是一份学术期刊,特别是国家级学术期刊在科学界应担负起的重要责任之一。

瞄向国际大舞台

  在两刊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的目标。朱作言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几方面的工作,包括提高编委会的国际化程度,加快审稿的国际化,加快吸引海外优秀稿源的速度,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大海外学术宣传和推销的力度,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在吸引国外稿源方面,除了以国内知名科学家的名义组织专辑外,还有两类国际稿件的组稿工作是可以在国内完成的。

  杨乐说,一类是曾经长期在我国工作或经常来华访问的海外学者,他们对我国有着较深厚的感情,比较乐于支持我国科学发展,包括科学期刊的发展。

  还有一类是多年前出国深造的国内学者。在国外工作、学习多年,很多人已经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优秀学者,对祖国的感情使他们乐于为国内学术期刊提供优秀论文。

  目前经过努力,两刊的国际稿件数量占9.6%。然而,从长远发展看,国际化的刊物要有更广泛的国际优秀稿源。朱作言说,目前两刊有部分国际编委、副主编,他们在海外约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与科学家建立情感联系、约稿,是需要有一定地域优势的,一些国际化刊物大多在世界各地,特别是科学发达的地区建立海外编辑部,充分掌握当地科学家动向、把握作者资源,近年来,一些国际期刊已经将触角伸向我国。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更要求两刊“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办刊”,朱作言说,不是要等刊物办好才能走出去,而是一边办好刊物一边走出去,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此外,在扩大两刊影响力方面,也对刊物提出了走出去的要求。目前,两刊已经放到了国际期刊网络平台上进行推广,其中有两个辑即将在国际期刊网络平台开展“开放获取”的试点,这将是期刊迅速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无论是建立海外编辑站,还是在海外平台上推广,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在我国科学期刊发展的现阶段,以期刊自身赢利状况很难提供这种经费保障。因此,朱作言表示,两刊的国际化发展,也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进一步经费支持。

  内容是期刊的生命,朱作言表示,两刊近年来除了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了很大功夫外,在编辑、排版、印刷质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

  目前英文版的文字编辑问题是编委、编辑们都重点关注的。和大多亚洲学术刊物一样,多数作者的母语不是英语,两刊正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用英语国家的专业编辑,提高英文版文字水平。

  期刊是引导科研方向的导航工具,朱作言说,我国科学界需要自己的导航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研需要。“十二五”期间,两刊将把刊物的学术质量作为生命线,把提高学术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发挥广大编委、编辑的能动性,积极争取院士及广大科学家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支持,努力探索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发展之路。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