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陈杰:科学突破不是“计划”来的

2011.3.24

中科院研究员

  我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与此同时,自2006年起我国的科研经费开始超过日本,2008年,我国科研人员达到196.5万,是日本的两倍多。但值得反思的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发,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日本相距甚远。

  我曾在日本留学、工作10多年,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科研人员并不比日本的笨——我国的科技水平之所以比日本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科学研究至今仍沿用计划经济的思路、模式,用线性的工程模式管理,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严重束缚了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科学研究是个充满变数的过程,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摸索,才可能取得一流成果。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突破,不是靠少数人“计划”出来的,更不可能像做工程、建工厂那样,今年启动、明年试车、后年就拿出产品来。

  在日本,除了少数的技术工程(比如探月工程等)采取计划模式外,绝大多数研究课题,都是根据科研人员自己的研究积累提出项目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经过广泛、深入的科学评估后确定的。科研人员有稳定长期的经费支持,其间也不搞一年一度的检查评估。这样,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安安心心地做研究。

  反观我国,绝大部分课题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由相关部门组织少数几个“权威”专家论证,每年编制出“项目指南”,然后让科研人员申报、竞争。而这些“项目指南”,基本上是跟着国际“热点”走。国外“热”什么做什么,既缺乏原始创新性,更缺乏相关性和连续性。在项目和经费的管理上,采取的是线性的工程管理模式,提前制定技术指标和时间期限,中间搞“年检”、结题搞验收;在经费使用上,也像工程管理那样严格预算,结题时一项一项地对比验收,把许多科研人员变成了精于算账的会计和出纳。这直接导致科研人员基本失去自主性,不是按照自己的学术判断和兴趣爱好做科研,而是围着“计划”、“项目指南”转。

  更糟糕的是,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一些申请者请客送礼,拉关系、找门子。许多研究室的负责人和项目首席科学家,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到这上面去了。而且,为了完成预定的成果产出目标,逼得一些科研人员在实验不成熟的时候就急于发论文,甚至是数据造假。

  国家的科技计划应该有,但只适合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少数大工程项目。否则,如果大部分都是“计划”好的,都围着“项目指南”转,让科研人员怎能静下心来,做“十年磨一剑”的原始性创新?

  如果再这样“计划”下去,前景真的令人担忧。

  (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采访整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