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塔里木盆地不同强度农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2011.3.31

  绿洲化作为干旱区一种基本的地理过程,对土壤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正逐渐引起更多关注。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桂东伟博士及其所在团队选取新疆绿洲广泛分布区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绿洲化进程中农田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这一现状,抽象出当地绿洲农田垦殖后典型的不同利用强度(传统耕作方式、高投入利用方式、临时耕作方式,并同时设置用自然植物覆被样地及绿洲内部农田作为对照样地)。通过连续5年时间尺度系统持续的试验田观测,研究人员从不同样地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及作物产量等生产力角度,利用土壤质量指数综合评判指标及农田产量可续性指数等统计方法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利用强度农田下土壤环境及生产力之间的显著差异性。

  研究结果首先表明,农田垦殖后一定物质能量投入对土壤环境有积极改善作用,但也并非存在投入与土壤环境及生产力成正比关系;而临时性垦殖方式即随时可能处于撂荒状态,由于仅有灌溉作用无额外物质投入,其对土壤环境破坏巨大,其对应生产力也处于最低水平,甚至不如保持自然植被覆被状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但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塔里木南缘绿洲化进程又出现新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绿洲化强度更大,如动辄上万亩绿洲荒漠交错带或荒漠区域被垦殖;其次是相关管理更完善,如滴灌方式更多被采用等。在这种大规模集团化方式的绿洲扩张过程中,包括土壤在内的诸多生态要素将会有何变化,该研究团队将进行持续跟进并进行系统研究,以其取得相关绿洲化研究的全面进展。

  banquan7.jpeg

不同利用强度农田土壤退化指数比较

CTP,自然样地;NEF,新垦农田;NMF,正常利用强度农田; HMF, 高投入利用强度农田;OIF, 绿洲内部农田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