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贝达药业深耕新药研发 近期将登陆创业板

2016.10.19
头像

王云渤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贝达药业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丁列明

  创新永远在路上

  10月15日, 2016生物医药余杭院士行暨2016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院士论坛在中国新药创制领军企业贝达药业召开。会上,多位院士、专家表示,中国创新药研究正在加速前进,以贝达药业为典型的一批中国医药企业正在向国际巨头发起冲击。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10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贝达药业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将于近期在创业板上市。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企业即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迎来更大的一个平台。

  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而作为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战略制高点的新药研发也被重点提及。总书记指出,创新药物研发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新成就和新突破,先进医疗设备研发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系统集成。

  此次院士行重点考察了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知名高新生物医药企业贝达药业。贝达药业因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凯美钠(学名:盐酸埃克替尼)而广受赞誉。

  国产新药正加速崛起

  与会院士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类似贝达药业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努力肩负起重大新药创制的使命,国产新药正加速崛起。

  事实上,自2008年我国正式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以来,我国创新药物开发数量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针对重大疾病围绕产业链部署研发链,获批的1类新药为建国后50年的近5倍,中国药物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00亿。以此同时,包括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凯美纳等一系列创新药的问世,更为患者带来福音。对于中国的新药研发,以往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质疑,然而随着社会、政策环境的改变,中国医药创新研发导向愈加明显。

  不过,与会院士专家也指出,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创新药的层次仍处于以仿制为主仿创结合阶段,仿制药仍约占比96%。“为了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药物能力、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善老百姓生活,除了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外,本土制药企业尤其要自觉肩负起新药创制的使命。”业内人士认为。

  以贝达药业为例,其肩负着“通过新药研发,努力实现创新为民、科技惠民,为中国百姓做更多吃得起的好药”的创新使命,花费十余年时间,成功研发出抗癌新药凯美纳(学名:盐酸埃克替尼),一举打破肺癌靶向治疗长期被进口药垄断的局面。凯美纳也成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靶向抗癌药,并荣获国内化学制药行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同类进口药相比,凯美纳价格上便宜了30%至40%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其疗效也十分显著。并且,根据三年的临床使用数据显示,已有近9万多名晚期癌症患者服用凯美纳,疾病控制率高达79.9%,肿瘤明显缩小率达30%,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就在院士论坛召开的前一天,由李斌主任主持召开的卫计委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给予贝达埃克替尼项目团队通报表扬。

  “创新永远在路上”,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表示。除了成功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凯美纳之外,贝达药业目前在研一类新药及二类新药达6种,主要为抗肿瘤和银屑病领域,且均已经进入临床期,其中两类药物已经于今年8月获得临床批文,还有一类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预计也将于近期获临床批文。

  推动中国本土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更应该抓住机遇,在医药行业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据了解,“院士行”当天还召开了2016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专题战略咨询会议,与会院士专家一齐建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并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的建议》,希望从完善药品审评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规范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完善医保目录管理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