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水保专家朱清科:脚板“写”论文 项目找上门

2017.1.04
头像

丁齐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搞了一辈子水保的朱清科平时话不多,可一聊起黄土地,马上滔滔不绝。

  项目“找上门”

  这位60岁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专心跑野外,从不跑关系要项目。

  相反,国家重点项目总是主动“找上门”,国际合作项目也不例外。

  ——主持“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及功能持续提高技术研究与示范”“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主持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困难立地工程造林技术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课题“黄土及华北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参与完成全球环境基金、中奥、中澳等国际合作项目……

  原因何在?

  “朱清科跑野外能沉下去,脚上有泥,胸中有一手数据。大地上写出来的论文靠谱,他不用请客吃饭托关系就有课题做。”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朱金兆教授说。

  不久前,朱清科获评科技部“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

  脚板“写”论文

  冬日的陕北,寒风瑟瑟、滴水成冰。记者来到“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陕西吴起,发现朱清科对合沟流域的沟沟峁峁了然于胸。

  合沟流域从1986年开始按照“权威专家”的意见封山育林,效果不佳。1999年,当地每年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582万吨,成为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

  相信调研出真知的朱清科从不人云亦云。

  “黄土高原还是要造林,自然封育搞50年都不会有退耕还林5年的成果显著!”朱清科说。水分是树木成活的关键,养分是树木长好的关键。吴起作为陕北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半干旱地区,自然造林先天条件不足。

  从1998年开始,朱清科的脚步走过这里的山山梁梁,一年年监测树木的变化,率先提出“近自然造林”。2007年起,他在尽量减少对原生植被破坏前提下进行微地形造林的试验,科学指导当地退耕还林。

  刺槐长起来了,小叶杨长起来了,河北杨长起来了……实践证明:朱清科提出的基于坡面微地形的精准结构配置近自然造林模式符合陕北土水特点,形成的混交复层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在,吴起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每年每平方公里0.54万吨。

  “原先是下一场大雨剥一层泥,退耕还林造就了现在的吴起。”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吴宗凯说。

  知山知水

  为什么如此“迷恋”黄土地?

  原来,朱清科出生在“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宁夏固原。1977年,他第一志愿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第一次出大山,第一次见火车,第一次到北京,穷过苦过的朱清科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荒山披绿装。几十年来,他矢志不渝。

  尽管,跑野外危险。

  在陕南的一次夏季调查中,朱清科和学生们碰到百年不遇的大暴雨。瓢泼大雨挡住前路,大家躲到一块巨石后面。不料!巨石开始松动。没办法,只能冒雨前行,冰凉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这次“雨中行”给朱清科留下气管炎的病根,20多年来一直“缠着他”。

  跑野外,需要坚持。

  朱清科没有寒暑假。学校课一停,他就奔野外,耕耘在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缓慢的黄土地区一线。他数十年担任“全国野外工作先进集体”——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复合农林可持续经营与调控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促进了当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老百姓信服“老朱”,因为他知山知水“招数”灵,因为他想着帮农民致富。

  在陕北,当地人在高速路边挖坑种灌木。朱清科判断这个陡坡绿化要失败,提出“打孔深栽”——不是浅坑直播,而是打深孔,栽深根苗。这样能让树木吸收到土壤30厘米以下的水分。这种方法简单又奏效,广泛推广开来。在青海,朱清科创新性地将宁夏枸杞引入当地农林复合建设树种中,实实在在帮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树木树人

  “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荒山变绿,看到学生成才。”朱清科说。

  在学生心中,朱老师是严师与慈父的“合体”。

  “朱老师看重调研,看重实际。他跑了大半辈子黄土高原,不但腿脚好,还‘火眼金睛’。到什么观测点路怎么走,什么地方什么水土条件,他都门清。我们的调查数据是万万不敢编造的。”朱清科的学生李萍说。

  调查是科研的必修课,朱清科身体力行带学生们上好这门课。他从不允许学生在科研中偷懒取巧,任何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完成。吴起县的20多个两米深的水分定位监测点,大部分都是朱清科亲自布置的。取土样时,他自己拿十几斤的大锤抡。

  严师也有慈爱。野外遇到蛇,他把学生护在身后;调查中一天走百余里路,他把自己抗低血糖的糖块分给学生;学生要毕业了,他在病床上指导他们修改论文……

  “朱教授很严,也很暖,做他的学生很幸福。”学生们说。

新华社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