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潜伏近30年未被发现 塑化剂暴露台湾食品监管漏洞

2011.6.07
banquan2.jpeg

台湾新竹县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饮料和食品。

  核心提示

  6月6日,台湾塑化剂事件涉及厂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产品达到938项。

  岛内舆论认为,事件已造成消费者对食品业、食品安全管制产生严重疑虑和信任危机。

  专家呼吁,建立更科学合理的食品检测制度,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约千家餐饮企业受风波影响

  目前,台湾塑化剂事件酿成的食品安全危机还在继续蔓延,涉案企业和产品数量仍在增加。

  截至6月6日上午11时,来自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数字表明,涉入塑化剂风波的厂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产品达到938项。一些问题食品曾出口至全世界五大洲至少16个国家和地区。

  台湾餐饮业在塑化剂风波中遭受重创。由于老牌食品供应商开元公司曾从“染塑”的金果王公司进货,导致大批下游客户受到牵连,已知约千家餐饮企业受影响,其中包括圆山、福华等知名餐饮企业。

  对开元公司的后续追查发现,其从金果王进货1.6万多桶,销往全台约1100家餐厅、饮料店,目前已回收5800多桶。台湾卫生部门已把该公司24个营业所以及1000多家的经销商流向提供给各县市卫生部门查办。

  受到塑化剂牵连的知名饭店台北圆山饭店第一时间发出紧急声明称,已终止与开元公司的合作关系;福华饭店则表示,已全面以鲜榨果汁替代浓缩原汁,避免“染塑”风险。

  烘焙糕饼业因“染塑”香精被卷入

  台湾烘焙糕饼业也受到塑化剂波及。最新调查发现,“毒源”之一的昱伸香料公司曾将掺有塑化剂的香料销往台北市、台中市供烘焙业者制作面包。而台中市有关机构调查发现,昱伸向下游公司供货已至少5年,下游厂商达120多家且遍及全台。

  目前,调查人员正加紧将疑遭掺塑的16种水果香精与果酱送验,并逐一核对厂商名册厘清问题产品流向。

  在台中,昱伸公司遭污染的香精产品流入东甲公司,再转卖给下游烘焙业者。台中市卫生部门6月5日追查东甲公司香酱出货的流向,公布了5家厂商,6月6日再增加到7家。受影响的烘焙业者不但数量增加,且供应的范围还扩大到台中市、桃园县、彰化县、新竹县、台南市、云林县、台北市及宜兰县等8县市。

  台中市“卫生局长”黄美娜表示,已经用掉的香酱多用在制作水果蛋糕上,以增加水果香气,追查后尚无发现用于面包制作上。

  食品履历追溯将扩及食品添加物

  台湾“卫生署”6月6日表示,将扩大食品履历制度范围,规划建置食品添加物追溯系统,并将优先纳入高风险、添加物复杂度高的食品。

  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表示,过去已针对乳制品、水等进行食品履历追溯,未来将扩大食品履历制度,并纳入食品添加物。

  康照洲说,未来会要求厂商对原料、制造等全部要做记录,甚至原料来自岛外,也要清楚了解,往源头追溯,以后清查就会很快。

  “卫生署副署长”萧美玲表示,追溯会从添加物复杂度较高、高风险食品先做起。

  事后报备往往成为不报备

  岛内专家学者呼吁当局从塑化剂事件中汲取教训,建立更科学合理的食品检测制度,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涉嫌生产有毒起云剂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供认,他在起云剂中添入塑化剂已将近30年,也就是说,塑化剂荼毒台湾社会已有近30年。

  为何塑化剂横行台湾30年都没有被发现?

  有专家表示,原来,塑化剂在台湾属于 “第四类毒性物质”,被明令禁止不得添加在食品里,但对它的管理采用“事后报备”制度,这意味着厂商在使用之前不需要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说明。

  而所谓的事后报备往往就成了不报备,甚至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将它加到食品、饮料中。

  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塑化剂早该被列入第一、二类毒性特质了。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一般政府检测部门所作的例行检测的不足。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认为,台湾直接与食品管理相关的预算太少了,人力也严重不足。

  台湾外贸协会今年度首场“台湾名品博览会”,将于6月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登场。面对塑化剂重创“台湾制造”形象,台湾外贸协会要求参展厂商主动出示不含起云剂、不含塑化剂的检验报告,重建台湾食品安全形象。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