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汉族人解酒靠的是“杜康基因” 不少汉人不能分解乙醛

2011.7.14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课题组新近完成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约70%的汉族人身体里都有的对酒精有很强解毒作用的“杜康基因”――乙醇脱氢酶基因的一种变体。其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人类遗传学年报》上。

  “杜康基因”学名是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ADH-1-B),其主要功能是将人体摄入的酒精分解为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为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众多代谢反应需要的底物,这就完成了人体对酒精的解毒过程。

  李辉等科研人员通过对古尸进行DNA的比对分析后发现,汉族人群在进化过程中,一些人因酒精中毒身亡,另一些人的基因则发生了变异,逐渐适应了这种毒素,这一时期对应的恰好是中国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在农业生产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大量富余、囤积,酿酒、饮酒也大行其道。传说中的杜康,就是夏朝末年的知名“酒仙”。因为这种基因的形成年代与“杜康酿酒”这一历史故事的时间相吻合,因此被专家称为“杜康基因”。

  为什么在欧洲同样有很多人饮酒,欧洲人群体内却没有发现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呢?李辉解释说,欧洲直到中世纪农业都不发达,用于酿酒的粮食很少,因此,酒精对欧洲人群基因的选择时间短,作用很弱。这也解释了我国很多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不存在这种基因的原因。

  既然汉族人群普遍拥有分解酒精能力特别强的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那么是不是汉人在饮酒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呢?李辉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表示,虽然大多数汉族人体内有乙醇脱氢酶第七亚族基因,但是这种基因只能将酒精分解为乙醛,乙醛还是对人体有毒性的,很多人喝酒后脸红就是由于乙醛刺激的原因。要想将乙醛彻底分解为无毒的乙酸,还需要乙醛脱氢酶,但遗憾的是这种酶为多数汉族人所缺乏。所以,为了健康,还是应该尽量少饮酒。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