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非得“催熟剂”成“催命剂”才重视?

2011.7.19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有些“异常”的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担忧的是,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

  “乙烯利”、“绿直灵”以及之前曝出的“膨大剂”,均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范畴。这些不能称之为农药,亦不能归于化肥行列的“药”,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多省市普遍使用,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也不能说相关部门完全没有给这些“药”以说法。比如,7月5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对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作正式回应时就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然而,农业部看似正式和权威的回应,却得不到公众的理解,无法平息大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疑。这其中道理非常简单,西瓜等水果也好,黄瓜等蔬菜也罢,其种植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肥料和水份保障,有必要使用这“剂”那“剂”吗?水果和蔬菜自然熟,以本质的、原生态的面目与消费者见面,到底有多难?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很多省份被广泛运用甚至滥用,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原因:一是利益驱使以及利益驱使背后严重的生产、经济、社会、民族发展短视。“西瓜膨大剂”滥用,无非是为了增产增收;而西红柿与黄瓜被抹上“乙烯利”、“绿直灵”,无非是“1亩地可多赚3000元”的利益驱动。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日本一家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1500多亩,种地、养牛,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事情。日企的这种被我们视为“笑柄”的行为,其实背后隐含着极大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态度暧昧。“催熟剂”“膨大剂”等说到底,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制剂,尽管相关专家甚至农业部都表态说“适量使用无害”“残留非常低”;尽管这些说法也都可能是事实。但小农意识尚存的菜农、果农,能很听话地“适量使用”吗,如果可以,何以又有西瓜爆裂的怪事?“残留非常低”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难道我们非得“催熟剂”吃一点、“膨大剂”吃一点、“瘦肉精”吃一点、“三聚氰胺”吃一点……做一个快乐的“温水青蛙”,让有毒有害物质,在我们的身体里凝结,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继承?给“乙烯利”、“绿直灵”等一个说法,莫让这些“催熟剂”成了“催命剂”,损害了国人健康,危及了民族未来,才想起要重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