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ITDM影响因子达3.139 无偿劳动打造出顶尖期刊

2011.7.20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们的杂志很长时间都是两个人打理。”石勇笑着对《科学时报》记者说,“现在也不过四五个人,而且所有人都是兼职,没有一分钱报酬。”

  石勇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说起他于2002年一手创办的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国际信息技术和决策科学杂志,简称ITDM),他感觉像在谈论自己的孩子。

  “这份杂志真的就像我的小孩。”石勇说,“这些年来,我几乎把每个周末都奉献给他了。”

  这个“小孩”非常争气。近日,期刊引用统计机构JCR Science Citation公布了2010年度SCI影响因子排名,ITDM的影响因子达到3.139,在运筹学和管理科学领域的前74个SCI期刊中排名第三,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领域前126个SCI期刊中排名第五,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前108个SCI期刊中排名第七,在计算机科学—跨学科应用领域前97个SCI期刊中排名第七。

  在影响因子上ITDM起点就很高。2007年,该刊正式成为SCI索引杂志,2006年的影响因子即达到0.818;2007年的影响因子稍有下降,为0.718;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0.952;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1.312。

  “去年我们发了好几篇引用率非常高的文章,影响因子有了很大飞跃。”石勇说。

  谈及影响因子节节高升的经验,石勇先向记者介绍了ITDM背后庞大的国际专家团队。其顾问由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7名世界级著名学者组成,其中包括10位中国、美国、俄罗斯、阿塞拜疆及格鲁吉亚等国家的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47名编委则是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青年科学家。

  “最重要的是,这些专家都不是挂名的,而是实实在在参与我们的工作。”石勇举例说,美国有一位院士过去担任该刊顾问,但是因为被选上该国工程院院长,郑重通知石勇他没有时间担任顾问了,“我们就把他的名字去掉了”。

  创刊至今,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875位学者的349篇论文在ITDM上发表。许多文章被SCI和SSCI同时引用。现在,ITDM每年会刊发约40余篇文章,这是从每年500篇左右的来稿中遴选出来的。

  据介绍,预审稿环节先会拒绝10%到15%的来稿。“主要是针对那些内容和选题不适合我们杂志的文章。”石勇说。在创刊初期,处理稿件事务都由他一个人完成,后来他的学生、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寇纲成长起来了,开始帮助他从事这一工作。

  接下来的正式审稿环节中,根据作者给出的四个建议审稿者名单,编辑会四选二;然后再在审稿库里专业对口的专家中随机挑选两位。这样一共组成四人的审稿团队,给出专业意见。

  谈及国内期刊常见的抄袭事件,石勇对他们的审稿团队非常有信心,“其实进行领域细分后,世界上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数量有限,他们对自己领域的最新成果都非常了解,抄袭的稿件很难逃过他们的审查。”

  在整个流程中,无论是ITDM的专职编辑们,还是顾问和审稿者,都是不取报酬的,也从来没有版面费之说。相关的出版费用根据与世界科学出版社的合约,由该出版社全权负责。

  创刊最开始两年,出版社每年还给石勇5000美金的费用报销额度,但是他从来没有报过一分钱。这使得这份期刊在编辑环节彻底“无偿”。

  “其实,学者们的无偿劳动就是为了获得学术荣誉,经济利益则是出版社考虑的事情。”石勇说。

  这种“各取所需”的模式让期刊的学术价值更加纯粹。ITDM已经发展成为信息科学和决策科学交叉领域的顶尖杂志。

  “如果国内期刊都能采取这种运作方式,质量应该可以很快提高。”石勇说。不过,同时在国内某期刊担任主编的他也坦承,“我感到,把这种方式搬到国内来,的确难度很大。”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