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中国每年产生上亿台废旧电器 民众担心环境污染

2011.8.01

  “生意很好做,货源不存在问题。”废旧电器经营个体户说。

  “没有充足货源,吃不饱。”正规废旧电器拆解企业很无奈。

  眼下正是家电消费的旺季,废旧电器的回收处理也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是否确如部分媒体所说,随着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家电回收拆解的“正规军”将再遭“游击队”突袭?所谓的“正规军”目前生存境况如何?如何让每年上亿台的废旧电器成为绿色的“城市矿山”?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开始了探访之路。

  京城最大废旧电器集散地:非拆即卖 生意好做

  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滩村,记者看到了类似于菜市场结构的一片平房,这些普通平房前,是用石棉瓦搭成的棚子,里面堆满了旧冰箱、旧电视、旧空调等废旧家电。市场入口处还有用拱形钢架悬挂着的“豫京旺商贸有限公司”招牌。

  在路边,记者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拆一台冰箱,零部件散落一地。

  “大爷,拆下来的东西怎么处理呀?”记者问道。

  “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扔了。”对于是否会污染环境,大爷说:“那就不知道了,没办法。”

  实际上,冰箱里的氟利昂会加速温室效应,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电脑元件中的砷、汞等有害物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按规定,这些危险废物应送到有资质的拆解单位处理。

  30岁出头的小何(化名)来自河南,从事旧家电回收生意近10年,在这个市场“混”的时间也不短了。记者以单位要处理一批旧电脑作为开场白,与他攀谈起来。

  “我们看货定价。”小何说,一台废弃电脑价格在100元左右,好一些的成套台式机能到四五百元,品牌好、成色好的空调可以收到上千元。“卖给我们肯定价格高,小商贩的货都是卖给我们。”

  他告诉记者,到这里来的旧电器只有“拆”和“卖”两种命运。各家各户单独作业,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老板娘在家擦洗、拆解废旧家电,老板们则开车出去收购家电、招揽生意。这家市场约有300个这类的小作坊。

  小何说:“实在不能用的就拆了卖废品,也能挣钱。”他透露,一台尺寸较大的电视机,原材料能卖到近百元,而其回收成本也就20元左右。

  “你们和‘豫京旺’公司是什么关系呢?”

  “‘豫京旺’相当于海龙电子商城这样的卖场,有了营业执照就是合法经营,工商部门不会来查,我们不是公司员工,老板就负责收房租吧。”小何说。

  记者随后搜索“豫京旺”公司,其官方介绍是: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技术团队,公司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使命……

  记者拨打该公司提供的联系电话,座机无人接听,接听手机的人则表示他不是记者要找的人。

  拆解企业:吃不饱不挣钱

  相比“豫京旺”,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指定拆解企业之一、位于通州联东U谷的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看上去规模要小得多。据记者目测,该公司的库存量仅相当于“豫京旺”10家作坊的量。

  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华星通过“以旧换新”渠道接收废旧家电188.8万台,这占到其目前货源的90%左右,其2007—2009年的旧家电处理数量分别是10.6万、20.9万和36万台。

  对应的是,该公司今年年初竣工的二期基地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能力达到240万台/年。这样看来,即使有“以旧换新”的支持,华星也没有充足的货源。华星有关人士曾透露,该公司至今未盈利。

  这不是华星一家面临的境况。今年4月投产的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峰告诉记者,该工厂设计拆解能力是每年200—250万台,但照目前的货源供给看,每年最多能达到100万台,“还是吃不饱”。

  记者从全国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登记系统查询到,目前我国共有103家指定拆解企业,其货源主要均来自“以旧换新”。几年前,拆解企业仅四五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8日,“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5760.9万台,拆解近3000万台,同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视机、冰箱等电器的报废量每年可达1亿台。也就是说,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废弃电器进入正规拆解厂。

  “剩下的要么进入二手市场被卖到偏远山区,要么被小作坊拆解,前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后者则会严重污染环境。”于峰说。

  除了“吃不饱”,他们“吃”到的东西还很没有“营养”。“收进来的东西完整的都比较少,比如冰箱,里面的抽屉等部件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空壳,这些电器可能是倒了几次手后才到我们这里。”浙江蓝天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拓夫说。

  在“豫京旺”,看上去成色不错的“硬货”不少,而在华星公司,回收的旧电器中70%是12英寸以下的电视机,最值钱的冰箱不足2%。

  小何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以旧换新’是我们的进货渠道之一,电器经销商们没有足够人手回收,他们通常会分包给一些人,这些人留下其中比较新的,拿破的交上去。”作为条件,他们需要给经销商几万元的费用。

  家电回收发展:敢问路在何方

  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拆解企业尚且“吃不饱”,政策结束后,这些企业的生存岂不更艰难?对于未来,于峰说:“没有政策扶持,这个行业要盈利非常难。”

  而当前,政策无疑还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我国初步建立了家电回收拆解体系,回收及拆解企业通过招标确定。然而尽管被寄希望于巩固这一体系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今年1月1日起便已实施,“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配套法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至今没有出台,对于未来,我也不敢预测”。北京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副主任王东建告诉记者,他们的处置中心是北京另一家以旧换新指定拆解企业。

  正如他所说,原定于今年3月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是目前业内最关心的问题。“日本要求消费者在报废电器时支付一笔费用,欧盟则是生产者责任制。国外的经验表明,基金的运作对拆解行业至关重要。”于峰说。

  在明确了基金实施方案的前提下,于峰建议,应规范回收渠道。“现在对这方面几乎没有约束,小商贩到处都是,我们可借鉴欧洲和日本的做法,通过零售商、便利店等多种渠道回收,让这些废旧电器进入正规拆解企业,利用基金给这些企业补助。在回收方式上,一定要让老百姓感觉到便利。”

  这得到华星一位负责人的认同。几年来,这家公司从社区直接回收的废旧电器只占总货源的极少份额,“我们也在网站上公布了热线,但效果不理想,毕竟居民还得打电话,等着上门去收,没有直接给小区里的小贩方便”。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也认为,目前我国采取多渠道回收,在“以旧换新”之外,并没有对回收单位做严格要求,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拆解企业则应与电器经销商、维修单位及其他回收企业建立固定业务往来,以保证货源。

  于峰还建议,国家应允许废旧电器的区域性流动。“现在我们只能处理天津本地的废旧电器,希望今后能打破这种区域性的条块分割,这样,大企业就能有充足货源。”该公司之所以选址在天津,也是考虑到其地缘优势,预期日后在政策允许条件下,能辐射到北京、内蒙古、山东等地。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政策保障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我国的家电拆解企业刚刚起步,现在各地纷纷成立的拆解企业好多是由小作坊转型而来,要想使这个行业健康发展,企业亟须提高拆解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拆解企业负责人说。

  对拆解出来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拆解企业的另一个发展点。华星技术部相关人员说,比如在日本,废旧塑料通过与木粉压铸,可形成值钱的木塑产品,这也是该公司日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