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人民日报:一流大学不能以一个标准来建设

2011.8.19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争创一流大学,是当前我国关注的热点。其实,这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存在很大差异。经合发展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大都进入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还正处于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过渡,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功能正在显著分化,所谓争创一流也被赋予不同涵义。如果一流大学只以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圭臬,会是很大误解,就像评比世界美食,北京烤鸭与巴黎煎鹅肝何分高下?

  举例来说,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最多的是全民教育,但在1998年和2009年召开两次世界高教大会,促使百国教育部长形成共识,很有些参考价值。1998年大会确认,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相反,主要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大学要方便公民进入离开、再进入再离开,成为终身学习链环。2009年大会则探讨高教促进社会变革发展的新动力,强调政府确保公平责任,鼓励多渠道投入,完善区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上述理念在许多欧美国家都已成为现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探索。

  当代高等教育功能分化及对一流大学的多维认同,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传统学术价值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博弈。随着产业行业吸纳状况和人力资源市场发育程度的变化,人们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时机都在改变,导致大学及其他高校“洗牌”趋势日益凸显,目前欧美高教界特别关注分类定位,希望把自主权更多放给大学,鼓励按不同方式形成特色,促进地区/国家间学历学分互认,健全高校问责制度。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冲击,大学的学科本位模式将转向多元化持续发展新模式,其中与企业深度合作正在成为重点,既坚持学科特色又兼顾职场需求,还重视招收海外学生,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如欧盟激励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科研创新,以建设更有竞争力、更加国际化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连大学排行都有了新的需求和标准,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不应用学术尺子去衡量所有高校质量,少数大学必须巩固学术学科性人才培养高地,多数高校则必须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改进培养模式。如欧盟近年构建的多维度大学评价机制(U—Multirank),就是因不满世界研究型大学排行而开发的。

  综观各国高等教育,特色由各自国情而定,精英阶段质量标准很难简单平移到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间差异性世所罕见,更难用学术学科单一尺子去评价所有高校。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两大政策亮点,一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到2020年不仅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让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能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要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又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可以预计,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形成充分体现职业性和社区需求的、可容纳更多不同年龄学习者的高教体系,进而形成灵活、开放、多样的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和服务平台,将是21世纪打造高质量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就像世界美食业界,我们光有北京烤鸭不够,还要挖掘本土优势,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争创特色一流,这可能比拷贝一道巴黎煎鹅肝更好。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