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陶短房:“关系网”并非科学家的敌人

2011.8.23

  2011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名单出台,呼声很高的几位“海归”榜上无名,不仅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部分落选“海归”科学家的不满,他们中有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公”,要求中科院“改正错误”,并称中国科学界学风浮躁、教授搞关系不搞学术,“海归”科学界“最怕的就是处理国内关系网”,甚至表示“从今后不候选中科院院士”、“当不当院士无碍于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等等。

  中国科学界的学风问题很多,浮躁、朋党、不正之风有之,沽名钓誉、“钓鱼项目”、伪科学伪成果、科研政治化、庸俗商业化的问题也有之,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当今中国科学研究动静大成果小、投入大收效小,以及人才流失、经费浪费等诸多不正常现象。

  “当不当院士无碍于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也是实话实说。然而,“处理关系网”本身,却并非如洪水猛兽般可怕。作为“海归”科学家,所取法的应该是发达国家完善的科研人才管理机制,但在那样机制里成长起来的海外科学家,并不害怕处理“关系网”,恰恰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一些佼佼者,是处理“关系网”的高手。

  著名物理学家奥森博格既是原子弹之父,在核物理领域成就斐然,又是高层运作和项目管理的高手,没有他的积极争取,“曼哈顿计划”就不可能从实验室的推想变成美国的国策,几乎囊括轴心国所有核专家名字的“奥森博格名单”就不会出台,被称为“一台最精密机器”的曼哈顿计划也不可能运转到最后成功;大发明家瓦特和爱迪生不仅是研究者、发明者,还是杰出的商业人才,他们推销发明和推销自己的技巧、能力,连许多专职推销员都自愧弗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既是早期电学研究的专家、著名的数学家和发明家,还是北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在他远渡重洋,在法国编织“关系网”期间,被大洋彼岸的人们誉为“北美最杰出的外交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交游广阔,不仅出入美国政治圈,推动“曼哈顿计划”,还差点被推为新成立的以色列国总统……事实上,在推行“教授治校”,注重科技成果商业转化的西方,许多科学家、教授都是处理各种“关系网”的好手,而不仅仅是埋头实验室,将一切行政、后勤工作甩给行政“保姆”的书斋式人物。

  中国早期的许多“海归”科学家也同样是处理“关系网”的好手,如中国近代化学奠基人之一侯德榜,在战乱年代平地奠定近代化学工业和研究的基础;高能物理专家邓稼先,因善于调动中青年“土产菜鸟”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被后辈们尊称为“财神爷”。科学研究并不是单纯的书斋学问,科学家也并不生活在真空中,在发达国家,科学家、教授也要处理各种“关系网”,在立项、成果转化和行政管理方面亲力亲为,并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文化和公益活动。可以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拥有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许多中国科学家。 

  可以理解,部分海归科学家所反感的,并非上面说的这些“关系网”,而仅仅是中国“土产”的一些不正之风。但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文化、时代和现实的诸多成因,一味指责于事无补。科学家、包括“海归”科学家,都是中国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改善科研和社会风气人人有责,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抱怨,更不是表面淡然,心中却不能放下。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