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专场报告(二)

2011.9.14
头像

贾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2011年9月8日,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暨实验室展览会在承德山庄宾馆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按照内容和议题分为四个专场进行演讲:行业管理专场、行业发展专场、食品安全专场和环境与法规专场。每场都安排4~6位行业专家,在同一个大的议题下,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分享经验。大会第二天,进行了食品安全和环境与法规这两大主题的专场报告。

食品安全专场

8585_201109141737571.jpg

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首席专家、食品安全研究所 储晓刚所长

   首先,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首席专家、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储晓刚先生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食品安全精准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的报告。

  储所长首先讲到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不精准的问题来源包括:(1)基质干扰、基质效应(色素、蛋白);(2)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对(方法适用性);(3)检测方法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方法之间有差异);(4)实验材料质量差异(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质控水平和条件不够高、伪劣实验材料不断出现)。

  搅拌棒吸附萃取(简称SBSE)

  报告中,储所长重点介绍了在食品安全精准检测中的应用最新技术搅拌吸附技术。搅拌棒吸附萃取(简称SBSE)在2000年由Gerstel公司实现了商品化装置,该装置一般为内有磁芯的玻璃棒,长1~2cm,外径1~2mm,表面套上商品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0.5~1.0mm厚)。吸附过程为将搅拌棒放入样品溶液内进行搅拌吸附;待吸附平衡后,取出搅拌棒,并用超纯水润洗,用无尘纸擦干搅拌棒。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是最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待定的分解产物且不干扰分析,对很多化合物具有保留特性,分配系数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相关。

  筛查检测技术(全未知目标筛查检测技术)

  目前,全二维色谱质谱的高分辨能力、高峰容量和TOF的超快速扫描能力的结合使复杂样品中多组分筛查成为可能。储所长所在的食品安全研究所已建立包括135种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质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等信息的数据库,此数据库为开放口,可随时补充新的数据。通过对标准物质进行Q-TOF二级质谱分析,可将各化合物在不同碰撞电压下的二级质谱图,添加到Q-TOF数据库中,作为化合物的鉴定谱库。储所长在报告中还介绍了LC/Q-TOF对29种禁限用着色剂的筛查。

8585_201109141739238.jp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监管司监测评价处处长 石阶平教授

  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监管司监测评价处处长石阶平教授带来了题为《第三方检测下的诗篇安全监管》报告。

  石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法与食品第三方检测,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发展第三方食品检测的条件和途径。石教授指出对于工业食品而言,检测是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合格评定的证据。

8585_201109141739236.jpg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风险管理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 罗祎女士

  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风险管理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罗祎女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交流研讨》的报告。

  罗副所长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产生背景、国家层面封面管理、食品加工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常用的技术方法以及模型、风险管理选项评估,并以水产品中组胺的管理为例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流程。

  罗副所长指出国家层面的风险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制定食品安全法规、政策;提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管理进口食品带来的各种风险;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对食品生产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食品风险的发生是由于食品链内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要对食品链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必须对食品链中能导致食品风险的内外源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评价。

8585_201109141739233.jpg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科学系 何计国主任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科学系何计国主任带来了题为《食品安全毒理学与检验结果解读》的报告。何主任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数据解读的意义包括企业生存与发展,消费者健康,监督检验机构的公信力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更多阅读:第三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专场报告(一)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