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评论: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

2011.9.15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发现治疗抗疟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日前获得了拉斯克奖。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9月14日《北京晨报》)。

  尽管美国期刊杂志《细胞》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但是,屠呦呦在中国科学界并未获得最大肯定,连院士都不是。

  而获得拉斯克奖,距诺贝尔奖就仅一步之遥。中国总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近年来诺贝尔奖每颁发一次,就令中国人的心情复杂一次。令人称奇的是,距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的屠呦呦,竟然不是中国科技界认可的顶尖人物,大爆了一次冷门。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而实现国人共同梦想的人,居然在国内不是“学术明星”,难道获得最高学术荣誉院士头衔的人,都比她更有研究能力?都比她贡献大?

  诺贝尔奖每次发布榜单时,舆论都会探讨中国名落孙山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发了一阵热烈的讨论;最近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公开表示不再参选院士,也引发了一番争论。

  屠呦呦成为距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的人,却是个最佳的反思样本,这个样本真实又具代表性。第一,她为何不是院士?院士评选规则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有希望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人却不是院士呢?第二,近年来中国投入科技研究的费用已增加,成果却不令人如意,而在以前研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却能够出成果,现在的经费分配,是不是不合理呢?第三,屠呦呦从1969年开始参加研究,直至1971年10月4日,实验才成功,而现在机械地要求研究人员在期限内完成一定的论文数量,是否合理?第四,屠呦呦为何在后来的研究中,却没有大成果呢?

  中国教育和研究体制,已被诟病多年,而拉斯克奖爆了中国的冷门,似乎是对中国学术体制的讽刺。有关方面应该抓紧时间,将屠呦呦获奖事件作为一个样本来反思,以此为切口,勇敢地切开学术环境的弊病,让中国出现更多的屠呦呦。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