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金翔龙:以功能区划规范海洋开发秩序

2011.9.26

  “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是人类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海洋经济峰会上如是说。

  他表示,《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而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修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浙沪近海水质已无一类海水”

  “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已远远超出海洋本身。”金翔龙说,“它对地球总体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人类存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海洋变动将对地球的气候与环境产生全球性影响。“海洋是地球气候(气温、降雨量等)的调节器,海洋变动有时会造成自然灾害。” 

  其次,海洋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浙沪近海水质已无一类海水,中度富营养化和严重富营养化海域面积过半,属赤潮高发海域。” 

  以宁波为例,2010年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达6625.76平方公里,占总海域面积的67.90%,中度污染面积占18.35%,轻度污染面积占8.82%。与2009年相比,严重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增加,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减少。 

  再次,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可保障人类生存。“建立合理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体系和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生存能获得保障的重要条件。” 最后,不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将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人类的海洋开发工程,一方面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扩大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影响。

  “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不合理的围海造地和过多的海涂围垦或堵港蓄淡,造成大量人工岸线,使自然岸线和湿地消失,对海湾和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将影响到子孙后代。”金翔龙指出。 

  功能区划是海洋管理基础 

  金翔龙认为,可以通过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洋开发秩序,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的需求。“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管理的基础。” 

  海洋功能区分为五大类,即开发利用区、治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特殊功能区和保留区。 

  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需求,按照海洋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功能类型区,为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和海域使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用海保障。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复杂化、多元化情况。《全国海洋功能区划》自1988年提出以来,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于1989~1993年、1998~2001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主要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2002年9月,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全国海洋功能区划》。“9年来,《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规范和指导涉海行业规划的依据,海洋产业和涉海项目布局的保障。”

  2010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修编工作。金翔龙介绍,调整后的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将海洋基本功能区分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矿产与能源区、旅游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等8个一级类型和22个二级类型。 

  他透露,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完成初步成果的编制,其中,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6个省的功能区划评审修改稿已通过国家海洋局复核,进入正式上报程序。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