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华南植物园“粗肋草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ZL

2011.9.26

  9月25日收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张建霞、段俊等科研人员完成的“粗肋草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ZL授权(ZL号:ZL200910038981.8)。

  粗肋草是天南星科粗肋草属(Aglaonema)植物的通称,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的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尼等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粗肋草株高20-15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至狭卵形,叶长10-45厘米、宽4-16厘米。花小不明显,花序为佛焰花序,佛焰苞白色或绿白色,果实为浆果,成熟时会变为红色。粗肋草观赏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观叶花卉,可作为高档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和庭园观赏。

  粗肋草可用分株、扦插与种子繁殖等三种方式进行繁殖。分株繁殖方式速度慢,而种子繁殖虽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但所需时间长,由种子萌芽至成株时间需要2-3年的时间,并且后代易性状分离。目前生产中常规繁殖大多以顶芽及茎段两种扦插法为主要的繁殖方式,但繁殖速度有限,并且对性状优良的母株损伤很大。目前未见对粗肋草进行组织培养,种苗大规模生产和ZL申请的报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肋草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试管苗,并且对母株损伤不大,能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本方法包括选择生长旺盛的粗肋草幼茎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再将不定芽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当芽高3-5厘米时,切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当试管苗长至6-7厘米高时,在自然光照下炼苗7-10天;取出试管苗,洗掉根部培养基,栽入由沙、珍珠岩、泥炭土等混合的基质中,经常规培养后得到栽培苗。本发明可以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粗肋草试管苗。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