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外国专家建议北京监测比PM2.5更小之颗粒物

2011.12.01
  随着环保部拟将颗粒物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环境质量日益引发公众关注。世卫组织公布的颗粒物标准与国家标准有何不同?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有怎样的威胁?欧洲国家的空气质量监测走过怎样的路程?昨天,市环保局特邀意大利资深环境专家阿莱格里尼先生给本市媒体记者和环保工作人员上了一堂公开课。

  世界空气2020年改善

  授课地点在市环保局技术交流室,学生是京城各大媒体的记者和环保工作者。这是市环保局首次组织媒体培训课,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开小灶”,用专家授课的方式答疑解惑。

  阿莱格里尼先生讲课,从可吸入颗粒物开始。所谓可吸入颗粒物,也就是现在被公众熟悉的PM2.5和PM10,它们直接威胁人体健康。阿莱格里尼说,最新研究发现,颗粒物会导致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导致出现血凝块,造成心脏病的发生。阿莱格里尼举例说,欧洲国家中比利时、匈牙利、荷兰的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大气污染使当地居民寿命缩短,“总体而言,人类因大气污染平均缩短寿命8个月。但是到2020年,随着全世界空气质量的改善,这一影响将减半,也就是说,我们的子孙将比我们多活4至6个月。”

  世卫限值并非必要标准

  阿莱格里尼先生介绍,世界范围内所做的大量研究都针对PM10,因此世卫组织在制定PM2.5标准时是用PM10浓度值除以2得到的,“研究表明,颗粒物超过10微克/立方米时会影响人体健康。”阿莱格里尼先生解释说,10微克/立方米不是标准,只是一个安全限值,但只有在极低或者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方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为了引导各国逐步实现这个安全限值,世卫组织同时也公布了三个阶段的目标。

  阿莱格里尼先生表示,世卫组织公布的限值具有指导意义,各国应该在减排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空气质量标准。他同时表示,空气质量的发布是非常专业、严谨的工作,必须由专门人员来发布,“颗粒物监测最短为24小时,公布每一小时的监测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阿莱格里尼先生介绍,除了PM2.5和PM10,国际上已经开始检测更小粒径的颗粒物,这也就是粒径在0.1微米以下的超细颗粒物,它同样影响人类健康,“我建议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以购买监测超细颗粒物的仪器,为今后做准备。”

  欧盟设有多个限值

  在谈到欧盟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时, 阿莱格里尼先生介绍说,欧盟的标准不仅包括所有PM 2.5、PM10、臭氧、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还于2008年将重金属污染砷、水泥、镍、环芳烃纳入监控范围。此外,欧盟还设定了很多不同的限值,包括标准值、警告值、目标值、长远目标值,其中标准值和警告值的法律约束效率最强。如果空气质量超过警告值,环保部门将采取紧急行动。

  此外,欧盟规定在设置监测点之前应该有预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在某一区域设置监控点,一旦设定,不得随意取消监控点。
banquan12.jpeg banquan12.jpeg banquan12.jpeg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