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温州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布眼病研究新发现

2014.3.31
头像

王伟wz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SLC7A14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之间存在关联。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Jia Qu)教授。其从事眼科、视光学临床诊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面为近视的发生发展和干预机制、视觉功能、视觉发育等。在国际、国家级学术刊物和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领衔的研究成果曾分获2007、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色素性视网膜炎(RP)是眼科中的一种疑难疾病,被称为不治之症,是原发于视网膜营养不良的一种遗传性慢性眼病,多累及双眼,国内患者约30万,全世界约300万,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早期夜盲、视野向心性缩小,最终呈管状视野,双目失明或频临失明,在失明眼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色素性视网膜炎由几个不同的分子信号通路缺陷引起,往往会引起杆状细胞光感受器死亡或功能障碍。尽管近年来发现了少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arRP)致病基因,大部分的致病基因仍有待进一步揭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的遗传学,研究人员将焦点放在了没有携带任何已知致病基因遗传突变的患者身上。在这样的家族中,来自血缘家族的先证者患有严重的早发性色素性视网膜炎。

  首先,研究人员对已知基因进行了外显子捕获测序(targeted exome capture sequencing)以揭示潜在的遗传缺陷,没有发现任何的病理突变。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他们鉴别出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SLC7A14中存在一个纯合子错义突变。

  进一步对248名无亲缘关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和直接筛查,他们发现SLC7A14基因导致了其中2%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病例。进一步,研究人员证实SLC7A14特异性地表达于哺乳动物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层,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表达升高,在发育成熟的视网膜中含量丰富。

  在斑马鱼中,研究人员证实slc7a14表达下调可导致异常的眼睛表型和缺陷性光动反应。此外,在小鼠中靶向敲除Slc7a14,可导致视网膜变性和功能异常。

  新研究鉴别出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素性视网膜炎的一个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表明了SLC7A14在视网膜发育和视觉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