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Neurology:新型诊断及治疗技术有助于脑脓肿患者预后

2014.4.03
头像

赵海棠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脑脓肿的颅内脓性感染病灶,可由细菌,分支杆菌,真菌,原虫等引起。每年每100000人中有0.3到1.3人发生脑脓肿。但在艾滋病等高危人群中,脑脓肿的发病率相当高。近30年间,脑成像技术(MRI和CT),立体定向活检的新型诊断技术,以及新抗生素的问世,给高收入国家的脑脓肿患者护理方式带来很大改变。这些诊断及治疗的优势,是否可以改善脑脓肿患者预后是未知的。

  之前关于脑脓肿的研究大多是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的报道数据,也因研究而异。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采用系统回顾及荟萃分析研究脑脓肿,并详细阐述了它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及预后。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4日的Neurology杂志上。

  研究者们系统回顾了1970到2013年3月间的研究脑脓肿的文章,对该期间至少报道10例脑脓肿患者的文章通过荟萃分析进行研究。文章排除标准包括:轴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硬膜下积脓症)病例大于50%,重复报道,及仅限于单一病原体导致的脑脓肿的研究。

  研究者们检索了123项研究, 包括1935到2012年间诊断为脑脓肿的9699名患者。这些患者以男性为主,并且脑脓肿患者平均年龄为34岁。在5894例细菌培养中,以链球菌和金葡菌属最为常见,分别为2,000例(34%)和1076例(18%)。近60年间,病原微生物的地域性分布是相似的,且没有太大改变。9484名患者中共8134名患者有诱发条件,大多为感染或感染灶转移导致。668名患者中131名患者(20%),表现为发烧,头痛及局造性神经功能缺陷等典型症状。在过去的60年间,脑脓肿的病死率从40%降为10%,而病人完全恢复率从33%增加到70%。

  在过去的60年间,脑脓肿患者的预后逐渐改善,归因于随时间推移,颅成像仪器,神经外科技术和抗菌治疗方案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中纳入的研究在方法学上都有一定缺陷,而使得该荟萃分析具有限制性。为了能更深一步的探索脑脓肿的流行病学及病人特点,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合作的前瞻性研究。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