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胡立彪:迈开更加坚实的“绿色”脚步

2010.7.01
   从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规定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算起,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由63家发展到6003家,产品由127个发展到15707个,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7%和29%。全国已建成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2个,面积达到660多万公顷,对接龙头企业1138家,带动农户1297万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6.5亿元以上。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产量接近1亿吨,国内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总额达到21.6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绿色食品不管是在数量和市场规模方面,还是在质量效益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正在逐步形成。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绿色食品经过20年发展,创立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产业,打造了一个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创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可。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更当重视。必须承认,20年的发展毕竟时间太短,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依然只能算作初级阶段。要知道,我国现有能为绿色食品提供原料的耕地面积还太少,农产品绿色覆盖率也太低,相比于发达国家依托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形成的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等现代产业,我国与之内涵基本一致的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也还较低。与此同时,在部分产品类别中,假冒绿色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以及“一标多用”、“超期用标”等问题也在一些获证企业中存在。由此看来,在开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上,使其更快地走上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绿色之路向未来铺展,需要我们迈开更加坚实的脚步。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应高度重视绿色食品生产,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应采取实际而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财政资金、科技投入、价格保护等方面扶植绿色食品发展;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扶持有实力和科技含量高的生产企业,加快生产和开发高、精、尖的绿色食品,通过规模效应带动绿色食品发展,使绿色食品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解决绿色食品生产者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等的矛盾,提高企业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国家还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和资金支持上做适当倾斜,鼓励科研部门加快研制出更多的绿色技术和生产资料,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要。同时,加大对发展绿色食品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管理者、科技人员及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作为发展绿色食品的技术依托单位,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解决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的高科技需求与低科技投入的矛盾。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现有体系同整个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关系有待协调和理顺,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等相关概念的兴起,使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标准产生比较混乱的理解,国外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等。这种新形势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标准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它列为这几年工作的重点,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抓紧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和质量监督,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