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评论:可考虑设立“全国节能教育日”

2010.7.07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发文部署“2010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文件要求,以“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能源紧缺体验等活动。文件中提到将6月12日定为“绿色出行日”,倡导公共机构工作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6月17日定为“能源紧缺体验日”,各级公共机构除信息机房等特殊场所外,停开办公区域空调一天;停开公共场所(如门厅、走廊、卫生间等)照明一天;6层以下办公楼及其他公共建筑原则上停开电梯,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等。

  应该说,这样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知有关部门是否考虑了“节能宣传周”结束后的长效机制,因为节能减排涉及到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在“节能宣传周”这几天就能见到成效,更不能期望广大民众深刻理解能源利用背后的“玄机”。因此,在笔者看来,节能减排不但要重视舆论宣传,更应该从教育抓起,通过培养人们的用能价值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些年来,能源教育带来的巨大价值已经在其他国家得到了充分肯定。就在去年,美国一家能源教育培训机构最近作了一个统计,该机构通过为美国48个州的1000多家用户进行节能服务,并教育他们熟练使用节能系统和日常节能技术,23年来共计为这些客户节约了19亿美元的能源消费支出。可以说,能源教育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都很清楚,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紧缺。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消费国、世界最大水电消费大国、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国、世界第三石油进口国、世界第八天然气消费国。”报告还显示,从2006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从117.3亿吨油当量增长到170.1亿吨油当量,平均每年增长1.6%;全球石油需求(生物燃料除外)平均每年上升1%。其中,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量增长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总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同时,统计资料也显示,我国能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6%,但单位产值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我国单位产值所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终端利用等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

  为什么在我国能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能源浪费如此之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得可怜?在笔者看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国人的用能习惯和消费心态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比消费、比物质之风愈演愈烈,高级轿车成了身份的象征,婚丧嫁娶成了比阔显富的活动……

  可见,许多人内心里还没有节约能源的概念。人人浪费,积羽也会沉舟;个个节约,滴水亦能成河。有人计算后认为,中国如果日常生活与服务业减少浪费并提高能效,就可以少建100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就极力主张重视民众、开发民众力量、把蕴涵于民众之中的伟大力量激发出来,要教育民众、提高民众素质,从而能够培养出“一流国民”,建设“一流国家”。因此,根据国际经验,节能减排从教育抓起,提高全体公民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做法。

  就如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的“信息等于负熵”理论一样,信息就是一种特定意义的能源。按照布里渊的理论,如果我们将能源知识和节能信息及技术有效传播,让更多的人掌握节能知识和技术,并自觉自愿去节约能源,其实质是增加了社会的能源供应,而且是供应的净值。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