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德专家分析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原因 过度开采惹大祸

2010.7.16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深海开采开放过早

  多米尼克说,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固然有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具体操作失误,但首先美国石油开采政策就有问题。虽然钻探和开采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相应的防漏等灾难应对技术、尤其是应对深海作业事故的技术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应该过早开放深海开采。

  虽然,数十年来钻探和开采技术不断完善,安全性已经超过90%,但每个钻井都有着不同特征,储油层深度越大,地层压力也越大,危险性也越高。英国石油公司“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的开采深度在海平面以下1500米到5500米,对开采者来说,他们从开始就知道这一开采的危险性。

  至今的各种防漏和灾难应对技术多数是在陆上和浅水地区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伊拉克战争后应对油井燃烧的方法等,但这些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转化到深海开采中。因此,英国石油公司此次的应对方法捉襟见肘,而且给予他们“补课”的时间很短。

忙赶工期酿成大祸

  多米尼克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探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开始。在钻到4000米深度时,深海中预料之外的强大压力导致大量的钻井液流失,导致成本迅速增加。钻井液是一种水和黏土颗粒的混合物,能在钻井内形成向下的压力,防止储油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倒涌向输油管。

  由于墨西哥湾上的飓风影响,钻探工作一度中断,到2010年1月才重启。2月份,钻井再遇4000米问题区域,令钻探进度一再推迟,直到4月中旬才达到目标深度。在油气钻探和开采领域时间就是金钱,每天的钻井运作成本逾百万美元。英国石油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拼命赶工,为事故埋下祸根。

  在4月16日停止钻井后的4天,施工方对钻探仪器进行了各种安全测试,并发现了漏油的迹象,但这一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到20日,钻孔内持续增加的压力已经令施工方疲于应付,而本来配套的“自动防喷器”也失灵,最终酿成大祸。

几项建议有助封堵

  多米尼克说,可以应用一种德国制造的多相流泵降低封堵油井的难度。一是在海底漏油点上方放置拱形漏油罩,并以多相流泵将漏出的石油与天然气一起排走;二是为正在钻探的减压井也配备多相流泵。这些措施能实现引流区压力的快速下降,降低封堵油井的难度。

  此外,不同于目前使用的单独封堵油井的方法,多米尼克建议扩大封堵漏油点周围的面积,这样能更好地防止旁漏。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