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质量门”无疾而终 国家标准暂难国家化

2010.7.23

  这是否为悖论?大众注目的产品质量门,往往演化到最后,都无疾而终。最新的案例就是霸王洗发水“致癌门”和麦乐鸡“橡胶门”。

  问题出在哪里?难到广大消费者都错了?还是竞争对手无德,用非正当手段打击另一方?抑或媒体真是如打工皇帝唐骏所言,实在没新闻可写了,无聊之下,只好拿这些名人、名企说事?

  “每次质量门问题出现,总有一个比较普通的现象,除非发生了重大群体性事故,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否则,到最后,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往往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东南大学法学院律师张马林表示,这就是质量门演变成“无门”的一个重要因素。

  “检测数据背后往往有利益集团的影子。”张马林表示,造成检测结果的合格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内的许多行业标准,往往是一些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国内一些科研项目,也往往与这些大型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往往有利于利益集团。而无论作为律师等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由于对相关专业了解有限,往往无法弄清楚这些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所以往往无所适从,利益集团的利益由此变得十分稳固。

  近年来,我国对外产品出口小到打火机、大到各种机械产品、建筑材料,经常被一些国家检测出产品问题。这其中往往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壁垒和政策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标准国际化。”张马林表示,只有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国内质量门混乱的局面才有望改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能否认,在我国现阶段,如果严格按国际标准,许多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危机,但这并不是拒绝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理由。也许我国目前还得在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寻找到一个产品质量的平衡点,要做到这点,也许“站着说话不腰痛”,难度其实挺大,但至少,要改变我国目前产品质量安全的被动防御局面,使产品质量立法、监管和执行,都能走上积极主动之路。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