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纳木错站不断完善河流湖泊水文观测网

2010.7.27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加剧,由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青藏高原,冰川径流的增加是部分湖泊面积扩张的原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纳木错流域,作为冰川-河流-湖泊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深入了解其水循环过程的变化对全球变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5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05CB422004)、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科技报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200)、欧盟第六框架项目(FP6-036952)等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站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冰川-河流-湖泊水文观测网。

  在河流水文观测方面,2006年5月至今,纳木错站依次完成了曲噶切下游、扎当冰川末端、昂曲、你亚曲、测曲5个水文断面选址和建设。每年夏季(5月-10月)5个水文断面处均放置HOBO自记式水位计,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水位数据,并通过LS1206B旋桨式流速仪定期对不同河流的流量进行人工观测。此外,每次人工测量的同时,通过TDS电导计和热红外测温仪分别对河流电导率和河流表层水温进行观测。

  在湖泊水文观测方面,以纳木错站为依托,在纳木错湖沿岸设立了6个湖泊水位观测点,分别是纳木错站(N30°47.295′ E90°58.536′)、扎西岛(N30°47.295′ E90°58.536′)、神山(N30°47.295′ E90°58.536′)、多加寺(N30°46.751′ E90°17.852′)、思觉平巴(N30°47.295′ E90°58.536′)、纳木错东北岸(N30°47.295′ E90°58.536′)。从2005年6月开始,每月观测一次水尺读数。

  另外,2009年7月,在大湖投放二个装有HOBO自记式水位计的浮漂,每3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用于观测湖泊水位的变化。

  在降水观测方面,纳木错流域约1万平方公里,下垫面类型多样,包括冰川、冰碛物、高寒草原和草甸、湿地等,形成了多样的局地小气候。流域内不同地区降水量具有较大差别。纳木错站自2006年7月至今开展了常规的人工降水观测,每天早晚八点各观测一次。围绕纳木错湖共设立6个降水观测点(含纳木错站),均架设RG3-M自记式雨量计,观测精度为0.2mm,用于夏季(5月-9月)液态降水观测。同时,还架设了自制的总雨量筒,监测一段时间内的总雨雪量,是冬季降水有效的观测工具。

  此外,2009年11月,在中德合作“青藏高原环境计划项目(TIP)”的支持下,纳木错站架设了德国的Thies Clima Laser Precipitation Monitor(激光降水观测仪图4c)。2009年9月在欧盟第七框架项目(CEOP-AEGIS)的支持下,安装了由意大利NUBILA公司生产的多普勒雷达降水观测仪(图4d)。这些降水仪器的架设有助于更加精确的分析和研究纳木错流域降水特征。

  蒸发观测也是纳木错水循环观测中的重要项目。由于条件限制,目前仅在纳木错站内和纳木错湖边两处设有观测点,纳木错站内设20cm蒸发皿每天早晚八点各观测一次。同时位于纳木错湖边架设E601蒸发皿每天晚八点观测湖泊蒸发。

  以上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得,将为进一步明确纳木错流域水文特征及其水分循环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37643_201007291342081.jpg

  图1 纳木错流域水文观测网

  37643_201007291342082.jpg

  图2a 安放有自记式水位计的水文观测断面(曲嘎切水文断面);图2b 测曲人工测流

  W020100729326174562300.png

  图3a 架有水尺与水位计的湖泊水文观测点;图3b 投放于湖泊内系有水位计的浮筒

  37643_201007291342083.jpg

  图4a RG3-M型自记式翻斗式雨量筒;图4b 自制总雨量筒;图4c 雷达降水量观测仪;图4d 激光降水量观测仪

  37643_201007291342084.jpg

  图5a E601B型蒸发皿;图5b 20cm蒸发皿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