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科研经费1/4用于人力资本 看浙江如何打造科技团队

2010.8.03
  科研项目的投入可以是100万元、1000万元甚至1亿元,其中用于人的投入将会有多少?浙江省科技厅给出的答案是1/4。7月28日,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说,去年底,首批100个省重点创新团队中,科技创新团队占了一半,每个团队100万元的经费也已经到位,其中25%用于人力资本投入。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蒋泰维说,以往科技投入注重项目资金、硬件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则比较少。打个比方,在美国,4元钱中有1元钱是给人的,3元钱用于买设备;在中国,13元钱中有1元是给人的,12元用来买设备,可见我们对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另外还有一份数据,从浙江省科技人才队伍看,目前浙江省万人R&D(研究与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排在全国第5、第6和第11位,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更是排在全国第17位,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人才明显不足。这次创新团队建设跟以往不同,就是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目前,《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已经颁布,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百万经费中,劳务费比例占到了25%。“目前,全国来讲,只有浙江、上海做到了,其他地方按照科技部的规定,劳务费都不超过5%。”

  此外,创新团队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报省财政厅,劳务费上不封顶,这个力度是相当大的。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有活力的一块,原来别说劳务费,除了创造发明,博士、硕士是拿不到钱的,而这笔软支出就是用于科技人力资源,就是用于团队中的博士、硕士等青年人才。”蒋泰维说。

  团队合作提高效率

  做科研的都知道,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毕竟有限,单打独斗,很难成就大的科研项目。首批50个科技创新团队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个“散户”,项目带头人周晓慧博士之前吃够了“单打独斗”的苦,初尝团队合作的甜。

  周博士说,成立创新团队之前,有一个排水系统的项目,河位、管道监测,抽水自动化、节能,网络数据传送、分析,要找不同的公司合作,你做一点,我做一点,有时难免扯皮。

  现在,成立了团队,主攻方向就是化工安全结合物联网,走高端路线,“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因为没有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团队合作,集聚了各方面人才,管理协调就都跟上去了,效率自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跨单位跨学科谋发展

  科研“个体户”,在浙江省科技创新中是相当普遍的。不仅跨单位、跨学科、产学研结合的不多,而且在科研选题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结合得不够紧密,研究上也往往缺乏持续性。

  如何组建一批能打大仗、打硬仗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集团军?浙江大学首先迈出了这一步。

  浙江大学是浙江省一所学科全、科研体量较大的高校,因为实力强,所以首批50个创新团队中,浙江大学一家就占了26个。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主任骆仲泱教授说,首批申报成立创新团队以后,成立了一个科研集团军。“我们这个团队是个超级航母,联合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等7家单位,以浙江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及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开展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原始创新,着重培养集聚一批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集团军中,学校规模有大有小,在100万元的经费支出上,会向力量稍弱一些的宁波大学等倾斜,重在培养一些中青年梯队,让他们多一些机会自主设置课题。

  骆教授说,团队成立以后,原本一些可能一直拿不到项目的年轻人就有了上手的机会。

  缺什么补什么

  首批50个创新团队中,省农科院共有植物病毒与组培产业、蔬菜产业、用菌产业、果品产业4个团队入选。

  不过,他们与浙大不同,在省里给经费的基础上,团队缺什么,省农科院还要补给什么,“整合资源,优先配置给创新团队。缺什么,补什么,集中人力财力,重点提升创新团队配备,确保物质保障始终比科研快一步。”

  仅在这一方面,2009年,浙江省农科院投入785万元用于提升4个创新团队,2010年又追加投入1225万元。另外,还多方筹措资金,在海宁杨渡建设了一个现代科技创新基地,为创新团队提供了一个集科学试验和示范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建设,人才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了7名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并在用好下拨的专项资助经费的同时,省农科院自身的“人才奔腾”计划重点资助创新团队的优秀青年人才,到合作单位或著名大学进修、深造。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