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纯乳“禁香”似是“画蛇添足”

2010.8.03
  什么是纯乳?国家早就有清楚的标准给出了定义,是从牛乳房中挤出来的乳汁,它本来就是不得添加任何外物了,添加了便不再是纯乳。

  卫生部拟规定大米、纯乳等25类食品今后不得再添加香精、香料,这绝对是件好事。可是,像这样“头痛医头”的政令真的能解决食品加工滥用添加剂的安全隐患吗?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反复强调:什么是纯乳?国家早就有清楚的标准给出了定义,是从牛乳房中挤出来的乳汁,它本来就是不得添加任何外物了,添加了便不再是纯乳。现在这种“画蛇添足”的规定反倒会使人误会“是不是不加这种东西可以添加些其他没被规定禁止的东西呢”。

  反观近些年的乳品事件处理,总是沿袭着“治标”的套路。比如,出了阜阳奶粉问题,就规定乳品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多少多少;结果催生了三聚氰胺这个怪胎,然后就规定三聚氰胺限量;随后牛奶“加料”由潜在变公开,于是如今又要规定不得添香了。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一个“打补丁”的方法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最终都沦为表面工夫,食品安全无法真正得到保障。

  解决问题首先得找准问题所在,追本溯源,中国的一系列奶业问题都是由薄弱的奶业基础导致的。无论是阜阳奶粉、三聚氰胺奶还是香料奶,皆因用劣质原奶进行加工所致。如果一直都用有问题的原料生产产品,食品安全将永远无从谈起。

  我们必须转换视角,把焦点从终端产品移向上游原料。不要再拿什么“符合国情”来搪塞,如果放任现状,安全和进步就成为空话。只要把最基本的规定扎实把关落实,相关部门便不用整天忙着制订多如牛毛的各种“补丁”法规了。

  奶源问题暴露已久,国家也三令五申要重视奶源建设,但给人的感觉老是雷声大雨点小。奶农的收入并没有明显改善,推进现代规模化牧场养殖提了多年也仍然没能改变散户主导的大格局。因为“国情”被拿来说事了,现状成了默认值,让生产者觉得提高奶源质量并不是头等大事,可以往后放放了,还是先扩大奶源数量占领市场要紧。先甭管好奶差奶,保住每年两位数的产销量增长压倒一切,繁荣的经济数字能够掩盖许多问题。

  在片面的经济考核指挥棒下,主管部门往往站在大企业、大利益集团一边,制订政令和执行时都爱以“符合国情”为先,甚至放任大集团左右标准。而为了“避免公众恐慌”,每遇安全事件,第一时间总会出现诸如“少量摄入安全,不致病、不致死,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的官方说法。难道在中国,“吃不死”才是食品安全的底线?对健康的影响就可以无视了?要是种种日常食物中都分别含有安全限量值内的危机元素,一天吃N种东西又会不会超量?

  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利益,消费者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连健康权益都被反复出卖。只能祝愿中国消费者好运了,希望大家的健康在“补丁”重“补丁”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下可以尽量少打折,受的损害可以都被控制在不病不死的限量值以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