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科学时报:大学智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2010.8.24

  在重视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现实世界,让学生获得真正实践的知识,同时获得其他素质,是目前大学智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在《智育的真谛》中认为,智育是智力的培养,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技能,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智育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大学智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大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大学智育低效的表现:知识与创新脱节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学教育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不仅在规模、条件、实力、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展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对大学教育中智育存在的问题充满了忧患意识。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8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在新民教育讲坛《求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局:教育体制和思想》的讲座中指出,自2000年至今,共有14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11人是1951年前(包括1951年)大学毕业的,另外3人是1953~1958年的大学毕业生。朱清时认为:“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是民国时期的800倍……如果按照民国时期的比例来说,现在国内应该培养出几千个像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那样的大师。”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很尴尬”。这些观点和看法虽然激烈,却表达了他们对大学智育存在问题的忧虑。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一个国家的大学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大学智育低效的症结:书本与实践分离

  日本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在日本土生土长,英语说不好,从没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朱清时指出:“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中很难容忍像益川敏英这样的人,外语不通,不出国交流。但就是这样的人得到了诺贝尔奖。”在朱清时看来,“知识越多不等于创新能力越强,有时还可能阻碍创新能力”。而中国人认为,知识多就是能力强,所以智育便追求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智育一直以知识为本位,形成了特有的知识为本智育观,并建立起了一种理性主义的课程形态。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知识被看做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大学智育的使命被定位在探索知识的基础、追求绝对化的知识及其传授上。课程的功能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的编制关注学科的逻辑,而很少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课程的评价也以学生掌握了多少既定的知识为标准。总之,大学智育根本就是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

  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智育低效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以知识为中心”,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知识的误解,把知识与书本、课堂、学校等同了起来。从根本上认为,知识就等于书本,课堂、学校就是获得知识的地方。这些观点在被质疑后,大学智育又强调既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实践经验,试图走出传统知识观的误区。然而,这种观点仍然未能真正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知识与经验的基本关系始终没有理清楚,把两者看成是两类知识。因此,出现了一方面继续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通过学校就能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大力强调实践活动,希望获得经验知识。突出表现是,要么书本知识等于一切,要么实践经验最重要,强调体验、活动、建构、实践等“轻视知识”的钟摆现象。结果是,强调书本知识,总是导致“死读书”,导致对实践经验的轻视;重视实践经验,又往往导致相对主义,导致对书本知识的轻视。

大学智育低效的症解:知识与经验统一

  要从根本上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智育,使创新教育得以实施,必须重构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是:书本知识是知识、实践经验也是知识,没有书本知识就不可能有什么实践经验,更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也不是两种知识,而是一种知识的两种因素;实践经验是书本知识现实化并形成完整知识的内容和途径,缺少实践经验就没有完整的知识。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经验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现实的知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