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长江“毒鱼”:我们不能只关注吃

2010.9.01
  ■ 马上评论

  如果对长江野生鱼的关注只剩下吃,终有一天,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8月25日,有国际环保组织称取自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野生鲤鱼和鲇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中科院水生所等专家回应称部分野生鱼确有激素,但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当长江“毒鱼”的新闻传出后,很多人第一关心的是,长江野生鱼到底能不能吃。这很是吊诡。难道我们对长江野生鱼,只剩下吃的关注吗?根据这些专家的看法,我们是否又可以安然享受美味,把生态像鱼骨一样弃之?

  报告发布者说:“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报告只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这三种有毒物质,而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长此以往,那些在长江里天真烂漫的野生鱼,终让我们欲哭无泪。

  就目前的趋势看,这一可能性是长江野生鱼的美味所不能遮掩的。有心者不妨沿着长江边走一走,李白描绘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还有吗?不排除个别地段还保持着自然的风光,但更多地段正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包围。很多地方在加紧沿江工业布局,水泥厂、造船厂、化工厂……在给地方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长江带来了滚滚浊流。在这样的环境中,野生鱼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竟然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让人不禁唏嘘。

  鱼类的悲剧在于,它的价值常常体现在人类的唇舌间。而人类的悲剧则在于,一边在喊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边又把自己的咽喉送到别人手中。如果我们对长江野生鱼的关注只剩下吃,全然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终有一天,我们就真的无鱼可吃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