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我国刷新模拟饱和潜水载人实验深度亚洲纪录

2010.9.07

  493米,潜水员“闯关”成功

  9月6日,李刚、倪磊、叶永利、孙志江4名潜水员在饱和潜水高压实验舱内结束为期19天的模拟水下生活,安全顺利地走出舱门,标志着我国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载人实验获得成功。

  水下期间,4名潜水员佩戴头盔,身着潜水服,先后潜入巡水舱,在模拟493米深水环境下进行了拆装法兰盘、拧螺帽、搬重物、水中行走寻找物品等深潜作业。

  此举,是我国继1989年之后再次刷新模拟饱和潜水载人实验深度亚洲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潜水员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作业技术的国家,处于世界第八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出舱仪式并讲话。

  此次实验在海军医学研究所进行,使用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500米饱和潜水实验设备,首次采用自行研究的饱和加减压方案。潜水员在相当于480米水深的居住舱里停留达49小时。

  经过对4名潜水员的中枢神经功能、体能智力、心理情绪和呼吸、脉搏、血压、体液等14个方面指标进行连续实时监测,以及多种医学手段跟踪观察,他们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感觉良好。

  此次载人深潜实验,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实用、安全的大深度饱和潜水程序,创新了一套先进、完善、有效的深潜医学监护和干预手段,培养了一批适应深潜环境、掌握深潜技术、熟悉深潜程序的大深度饱和潜水员,将为潜水员水下高压环境出舱,并较长时间作业奠定良好技术基础,对提高我国海上援潜救生、沉船打捞、水下施工、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等作业能力,推动潜水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400米,进入人体高压耐受极限区域

  “超过400米,通常从生理学意义上讲,就是大深度潜水,进入到了人体高压耐受极限区域。”潜水医学研究室研究员、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项目负责人肖卫兵告诉记者,350米时是35个绝对压,700米时是70个绝对压,看起来,压力增加了大约一倍。实际上,身体负荷并不是按这样的规律增加的,“超过一定压力后,生理负荷增加得更快。潜的越深,加压就越慢,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我们判断,这个转折点就是400米。因此,超过400米,是一个质的变化,各项指标在超过400米后变化比较大”。

  “这个项目最关键的难点就是加压、减压方案的制定。人进去时是常压的,在较短时间内加压到450米,加得快不行、慢也不行,既要有一定效率,又要保证安全。”海军医学研究所所长、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陶永华介绍,脱险和潜水一样,都要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深度越大、越要探索。要保障安全加压到450米,这是第一个难关。只要加上去了,第一阶段实验就成功了”。

  “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克服了很多困难。”海军医学研究所政治委员、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黄孝虎告诉记者,“我最关心设备,因为压力容器应该密封,人在里面正常生活、工作,每天要往里面递食物、换洗衣服,要跟外界沟通,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出事。所以,我们要求反复进行递物桶传递实验,即使影响进度,也要绝对服从安全”。

  4个人,样本小但数据很有说服力

  “这次实验只有4个人,样本虽然小点,但反映的是客观规律。如果重新再做一次‘450实验’,再换4个人,应该还是这个变化。”肖卫兵介绍,实际上,到了接近500米深度,不管耐受性好不好,该有的变化和反应都能出来,所以说这4个人的数据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陶永华介绍,目前我国的潜水医学研究,不管是从深度、保障方法到脱险,医研所都是第一的。地方上潜水大都在50至80米左右,主要是商业价值。遇有急难险重任务,就需要医研所来保障,比如,“跃进号”打捞、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等,“执行大深度潜水的医学保障任务,目前只有靠海军”。

  “从工业水平看,我国能制造出满足700米的设备,但主要障碍是人的耐受性。”肖卫兵告诉记者,上世纪70、80年代,法国、美国模拟潜水已达到近700米。几十年来,始终在这个深度徘徊,从这点来看,700米,也就是人类极限了。

  为国家海洋战略发展提供支撑(专访)

  记者:为什么要不断进行各种潜水实验?

  陶永华(海军医学研究所所长、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探测海洋的深度越来越深,与载人航天飞行的意义是一样的。

  某种程度上,因为现在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比对太空的了解少得多,海洋到了一定深度,人就下不去。所以说,越往海底走,难度越大,不可预测的东西很多。

  记者:实验过程中对潜水员如何培训?

  陶永华:潜水员的训练,意义就在于保障我军防护救援装备形成战斗力。

  现在,我们结合实验开展办班,共办了6次班,包括3期潜水军医班、3期潜水技术操作培训班。我们现在用的这套设备,跟部队船上的设备从功能上、操作上类似,他们在这里掌握原理后,回去就能操作设备。

  记者:潜水实验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哪些具体应用?

  陶永华:这次实验成功,为国家海洋战略发展提供了支撑。现在中海油、中石油都在跟我们合作,特别是墨西哥湾海底漏油事件发生后,他们也都非常重视,万一海上油井出事,要封堵,除了装备,还要有人下去潜水,这就需要保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