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河南商城成蜱虫“重灾区” 疑媒体过度炒作

2010.9.12
banquan1.jpeg

图钉大小的蜱虫能要了人的命

  致命的蜱虫

  就像中原地区注定要迎来肃杀的秋冬季一样,此次由个别纸媒率先引爆、继而由电子媒体即时放大、再由纸媒蜂拥接力的“蜱虫咬死人”话题,注定也将随着感染病例的日渐减少而凋零,迎来尘埃落定、水静河飞的时日。除非,明年的春夏之交,作为“重灾区”的河南商城县,再次上演今年的剧目。

  认真地观察与凝思此次事件,背后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也不乏可供探幽发微的话题。

  小小蜱虫吓着了谁?

  越传越邪乎的蜱虫吓坏了不少外地人,但商城当地老百姓生活淡定。

  商城,这个被大别山余脉环抱的豫南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人口七十万之众,但近年来依靠“打工经济”支撑发展,农村地区十室七空,青壮劳力常年在外,只有老弱病残倚门相守。每年只有到了春节,打工者源源返乡,村村寨寨才恢复人烟繁阜的原貌。

  活在资讯异常发达的当下,那些原籍商城、在异地就业的“两栖人群”,对于此次家乡被媒体冠以“蜱虫咬人重灾区”的名号异常敏感和紧张。一位留美的商城人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他神色慌张地打电话给家乡的朋友:“老家是不是蜱虫遍布,是不是不能回去了?”其音其言令人啼笑皆非。

  叨念乡情的“打工大军”,还可以通过即时联系老家人获知真相。而那些不曾来过商城的外地人,对于此次事件,由于不能亲临其境,就开始谈商城而色变了,以为这里发生了失控的疫情,与“非典”差可比拟。一位来此采访的记者,踏上商城境内之前,就把自己包裹得像个“套中人”,生怕与那越传越邪乎的蜱虫来个“亲密接触”。而他下车伊始,看到当地百姓仍旧保持赤膊的习惯,便害羞地除掉身上的包裹,改穿短袖衫了。

  而对于过去吃过苦、现在仍不太富裕的本地农民来讲,蜱虫之害,并没有吓倒他们。生活照旧,习惯依然,田照下,山照上,茶照摘,也一仍打着赤膊。只有那些确实发生了因蜱虫叮咬致死事件的乡村,农民们才有些“心惊惊”,一度不敢下地干活,个别地方甚至不敢开镰收割已熟稔的稻谷。但毕竟绝大多数病患经医治后康复,“恐慌”只是个别孤例。

  另外,这里的百姓素来达观坚韧,一贯秉持“生死由命”的人生态度,不太可能被司空见惯的蜱虫所吓倒。这里的百姓,几乎没人称呼这个有些类似贪官———喝了血就膨胀、喝多了便撑死的小浊物为“蜱虫”,“蜱虫?那是官府叫的大号!其实它不就是很平常的牛鳖(音)子、草鳖子嘛!”言辞之间,带有几分笑谑。

  商城为何成“重灾区”?

  商城植被茂密,为逐草而生的蜱虫提供了温床;商城是“打工之乡”,一些村落落败草连天塘水受污,人居环境日渐恶化。

  此次蜱虫为害事件,尽管邻省的山东、湖北,河南省内的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都有报告病例,但上述地区只是出现零星个案,唯独商城被新华社称为蜱虫中毒事件的“重灾区”。

  为何是商城?

  据商城县官方发给媒体的资料显示:今年4至8月,商城县发现119例蜱虫叮人病例,其中只有一人确认因此死亡。熟悉官场积习的人都知道,这一说法应该是“打了一点埋伏”,与民众感受有较大出入,但仅就官方承认的这一数据而言,其规模之巨,人数之多,也算“洋洋大观”了,足以吸引公众的眼球。如果按有些老百姓的猜测和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夸张说辞,中毒致死人数起码有十几个。

  商城之所以成为“重灾区”,以笔者观察,背后或有两大原因———

  一是商城县地处大别山余脉、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经常坐火车沿京广线旅行的人或可看到,整个河南,只有包括商城在内的信阳地区山清水秀、气候湿润,适合山林、草地生长。而到了信阳以北,多为广袤的平原,植被与地貌都比较单一,连饮食与语言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商城,本为山地丘陵地带,生态良好,植被茂密、生物繁多,近些年政府又倡导“少生孩子多种树”,森林覆盖率可比拟岭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蜱虫的繁衍生殖提供了“温床”。根据调查,蜱虫多“逐草而生”,再附着在牛、狗身上,继而经由叮咬将病毒传染给人。又加之这里的农业操作离现代化距离尚远,有些地方深处高山密林,农业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农民习惯了光脚赤膊,无论是下田栽秧、上山砍柴采茶,还是与牛狗亲昵,都无一例外地增加了与蜱虫接触的几率。根据监测,发病人员中部分人以往有蜱虫叮咬史。

  二是农村的卫生条件欠佳。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正因为商城是“打工之乡”,青壮年人远走他乡、老弱病残留守农村,部分富人迁居城镇,如今的乡野虽盖了不少新楼房,但仍难掩日渐败落的景象。以该县汪桥镇曹畈村上岗队为例,十几年前,乡村生活虽然穷弊,但因为人口罕有外流,农民也格外勤快,茅屋瓦舍还算严整,家园田畴井然有序,门前地面平整如砥,水塘河汊清澈如镜,真乃好山好水好风光!然而,反观今日,该村只余几十口老幼,无劳力也无心思整饬家园,任由土崩墙坏、败草连天、塘水受污、畜粪处处,人居环境日渐恶化,卫生恶习积重难返,有些人还以为狗抠虫为乐,以致弄到人退守、虫安居的局面。斯时斯地,想不被蜱虫叮扰也难!

  理解了这一正一反两方面原因,庶几可知为何商城的蜱虫孳生多、今年特别狂的原因。

  千年蜱虫基因突变了吗?

  卫生部专家称仍无法剖析出蜱虫的病原体;“草根专家”认为,蜱虫貌似特别“野”是因为现在的人抵抗力差了。

  相信多数国人皆心有一惑:蜱虫古已有之,也非外来物种,三几年前从未听闻它还有携毒致人毙命的本事,为何今年“小小的它,风生水起呀”?莫非基因突变?莫非敌国畏我天朝国威,搞起“细菌战”?当然,后种揣度当属“贾雨村言”,但前者的“物种变异”之说确乎甚嚣尘上。

  截至昨天,以卫生部派到商城的专家王世文为代表的“学术派”,仍无法剖析出蜱虫的病原体,甚至连病毒命名也挠头以对。

  但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智慧,据“草根专家”——商城汪桥镇医院医生彭邦生说,依他本人多年行医积累经验来分析,之所以蜱虫近年貌似特别“野”特别“强”,那只是相对而言,相对于它施毒的对象——人类而言。阿猫阿狗如果不小心遭长相令人作呕的蜱虫荼毒,“或可一战”。而当下的人,活得特别矜贵,大鱼大肉营养过剩,健康状况则普遍乏善可陈,抵抗力极差,遇到强手“阿蜱”耍痞,就有可能“战则不胜”,大伤元气,弄至多脏器衰竭。

  媒体话题炒作过度?

  中毒个案多发在两三个月前,但媒体在9月初突然形成全国攻势。

  这两天,全国聚焦蜱虫滋扰之下的商城,这让这个小城背负了不堪承受之重。一时间,各路媒体蜂拥而至,头版头条连篇累牍,批评斥责之声盈耳,矛头直指当地政府没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应对失策乏力,有捂而不报之误、有大事化小之嫌,个别公务员有“维稳需要”之妄语。

  商城,虽天生有个好名,但一向知名度不高。今日出名,竟然是拜小小恶类——蜱虫之所赐。面对全国媒体的“狂轰滥炸”,商城的党政主要官员一直拒绝在媒体面前示人,而主要是靠县委宣传部一正科级干部出面应对。商城县在此次中毒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考核,应是不及格的。感染病例发病不是在一天一月之前,而是几年前就有了,但政府对此事重视不够,没有做好预警及防控。如果及早告知民众,大家的情绪也不至于太紧张,老百姓也知道该如何应对,兴许能减少伤亡。到了今天,政府部门仍一味解释说,本级政府无权发布病情,全国从上至下都没弄清蜱虫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云云。

  但反思此次事件,个别媒体也确有不当之处:话题炒作过度。一些媒体极尽夸张之能事,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恐慌情绪。搞得外地人比本地人还紧张。本来中毒个案多发期集中在两三个月前,但媒体在9月初突然形成“全国攻势”,对于一个地处内陆贫困山区小县来说,也确有不公。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