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上海有机所召开汪猷百年诞辰纪念会

2010.9.21

  13322_201009231822011.jpg

  纪念会现场 

  9月20日,汪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中科院上海分院教育基地报告厅召开。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老领导,老同事代表,汪猷的学生代表,以及上海有机所科研骨干和研究生近300多人,齐聚一堂,纪念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生物有机化学的一代宗师、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汪猷先生。中科院高技术局、生物物理研究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发来了贺信。

  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首先介绍了汪猷的生平和成就,从科研成果、科研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条件建设、学风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介绍了汪猷伟大而平凡的一生,并阐述了汪猷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厚的人格魅力,以及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

  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朱志远对德高望重、科学成就享誉世界的汪猷表示深情的缅怀。他指出,汪猷在六十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所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国家和科学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朱志远强调,我们要通过缅怀汪猷先生,继承和发扬他的科学创新与求真务实精神,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通过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指出,我们要学习汪猷在科研工作中严肃、严谨、严厉的精神,使之成为我们青年化学工作者优良的作风,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还要学习汪先生敢于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现在我们有了好的科研条件,要以汪先生为楷模,坚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面向国家需求,凝练国家重大问题,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出席纪念会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张友尚院士,上海有机所的戴立信院士、林国强院士,北京大学张礼和院士,中科院原副秘书长钱文藻,原有机所党委书记丁公量、汪猷的学生代表徐耀忠,陈海宝研究员等分别讲述了当年与汪猷先生同事岁月中难忘的记忆。

  陆熙炎院士以“这就是汪先生的精神”为主题,简述了50年代与汪猷一起从事的抗菌素工作、胰岛素A链早期工作、链霉素组的工作、60年代化学学报编辑工作等,以汪猷常说的一句话“对的不一定对,不对的一定不对”来诠释他的三敢三严精神。并以竺可桢教授对科学精神的定义“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厉害”作为结束语,缅怀这位大师级的科学家伟大的一生。

  戴立信院士的发言,讲述了汪猷对上海有机所,乃至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有机所“两经两纬”的学科布局,我国生物有机化学的学科开拓,有机所活跃的学术氛围和浓厚的学习风气,提倡化学分析分离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积极引进新仪器、新装备用于科学实验是汪猷留给上海有机所的宝贵财富。“无涯之知,世代之功”,“一旦功成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汪猷他用精炼隽永的诗句告诫科研工作者探求知识永无止境,科学研究必须要慎重、严谨,认真。

  王剑波教授在纪念会上朗读了唐有祺院士为纪念汪猷百年诞辰亲笔撰写的纪念文《忆念汪猷先生》,讲述了两位老科学家彼此相知相交的近半个世纪里点点滴滴的回忆,“汪先生是我所敬重的良师益友”,“他的渊博学识、为人品格以及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筚路蓝缕之精神,令人敬仰”。

  汪猷的学生代表徐耀忠、陈海宝,以及曾经在汪猷和邢其毅共同指导过的叶蕴华教授,分别讲述了汪猷如何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身体力行地教育和影响着他的学生和身边的人,表达了对这位恩师无尽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汪猷的女儿汪潜难掩心中激动之情,她代表全家对举办汪猷百年诞辰纪念会的有机所和前来参加纪念会的科学界专家学者,老朋友、老同事等表示感谢。能听到今天这么多精彩的发言深表感激,对父亲的生平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父亲生前就对我们说过,他所做的事情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他所在的集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她代表全家对汪猷生前曾支持帮助过的人表示感谢,也向汪猷逝世后继续关心帮助她们的人表示感谢,并将永远遵循汪猷的教诲做人行事。

  最后,上海有机所党委书记郏静芳在讲话中指出,汪猷的学识学问令人叹服,其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其心怀祖国、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献身学术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和永远学习。她要求全所要认真总结汪猷的学术贡献,研究他的学术思想,感悟他的精神魅力,传承他的精神财富。我们一代一代科研工作者要把求索真理、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恪守学术道德,加强道德自律,增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和勇气,敢于攀登科学高峰,敢于提出新的科学思想,敢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敢于创造新的技术方法,全力推进知识创新工作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落实“科学院要实现九个转变”的精神,为实施中科院“创新2020”起好步、开好局,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


  相关资料:

  汪猷出生于浙江杭州。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当选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汪猷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建树颇丰,他在甾体化学、抗生素化学、糖类、多肽、蛋白质、核酸化学和生物催化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奠基人之一,是“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个协作研究项目的主持人之一,长期领导组织了天花粉蛋白结构的研究。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