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解读标准物质证书

2021-6-22 02:08

标准物质证书虽然只有短短一两页的内容,但其实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巨大,阅读的不仔细或方法不对不仅会遗漏化合物的重要信息,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实验结果哦!下面小编给大家从9个方面深度解读一下标准物质证书:

1624326238896854.png

1、定值机构的名称、地址及其资质

该部分(常在证书上端以显著的字体写出)是出具该证书的团体或组织的名称。除名称之外,还包括其生产资质、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等信息,有时也包括其官网网址以方便使用者查询。

1624326292735211.png

2、文件(证书)的标题及其证书编号

应有清晰明显的标题,如:分析证书或测量证书。除此之外证书编号及其版本号也需要体现在证书上,方便使用者确定不同时期不用版本的证书。

1624326319284303.png

3、标准物质的名称 

标准物质的名称应当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样品的类型、规格,方便使用者明确该物质并与其相似的标准物质相区分。

1624326342528483.png

4、标准物质的编号与批号

每个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都应当与其对应的编号和批次号,且该批次号具有唯一性,这便于标准物质的溯源并让使用者在同时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时避免引起混乱。

1624326365798725.png

5、定值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定值日期是指此批次标准物质第一次确定准确量值的日期。

保质期是指有一个定值单位不再保证标准值有效的截止日期。当给出截止日期时,证书则包含着承诺:在证书规定的有效期内,标准值将会在适当间隔的时间内进行监测,在有效期内,标准物质发生的降解导致重新定值或失效,均将告知购买者。同时当测量方法有所改进时,也可能重新进行再定值。因此,生产者应当保留购买者名录。当到达证书的截至日期后,当测量显示标准值没有改变时,定值单位可以更新标准物质证书上的保质期,新的保质期是根据上次证书给出的有效期内证明的稳定性而定的。

储存条件是指为了保证标准值的准确性,需要将标准物质长期存放到特定的存储条件下,储存条件发生变化其标准值和保质期都会发生变化。标准物质使用者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储存条件。

1624326414244341.png

6、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指南和(化学)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标准物质应当清楚准确的描述其特性和其标准值以及标准值的不确定度。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也要描述。当处理测量结果采用纯粹的统计方法时,应当注明该处理的方法。

关于标准值的说明需要使用者特殊关注,特别是当标准物质含盐含结晶水时需要重点关注标准值的说明。

1624326476281639.png

7、溯源性 

ISO指南30中,标准物质的定义要求标准物质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可溯源到用于表示该标准值的计量单位。溯源性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种特性,借助它可让使用者通过有给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与规定的标准(通常为国家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因此,标准物质特性值的测定,理论上应当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或一个国际一致认可的测量标尺。

1624327242951644.png

8、生产者单位负责人的姓名和签字  

不可忽视的是证书中应当包括代表生产者单位的负责人的姓名,表明这个人对证书的内容负责。

1624327548814483.png

9、更详尽的信息

危险情况有关

标准物质安全性的信息应当包含在标签和证书里。任何有关危险性质和所采取的适当预防措施的细节应当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附带的数据单里提供。

使用范围

给出标准物质对应的使用范围,避免使用者超范围使用。

1624327585558888.png

公司介绍新.jpg

资讯留言 咨询留言 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