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该如何检测和防治?

2023-3-27 08:50

池塘养殖,是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水产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池塘养殖,多为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很小。但现今为了能够扩充养殖规模,提供生产效益,养殖户开始大量使用饵料、肥料、药品、环境改良剂等工业化产品,使得水体中污染物大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不断下降,直至底泥恶化,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导致疫病频发,最终造成养殖水体污染。如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流入到开阔水域中,甚至还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饮用水造成影响。因此,及时对水体进行水质检测就很有必要。

1679878162765757.jpg

那么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呢?又该如何检测并早做防护呢?池塘养殖有池塘准备、苗种放养、养成管理、捕捞收获和池塘清理五个环节。前期池塘准备的时候,一般会有晒塘和消毒的操作,排水量比较少,此时的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未降解的消毒剂,经过晒塘后污染物浓度会降低。

苗种放养阶段,主要的操作便是给池塘放水,会引入氮、磷等营养物质。养成管理阶段会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节等操作,会引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因此,到了最后捕捞收获的池塘清理阶段,排水量较大,水体中主要包含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综合来看,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物的种类主要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氮、磷。需要用到的水质检测仪器包括COD检测仪,总氮检测仪,总磷检测仪等。池塘养殖水体防治一般会采用五种模式,分别是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鱼菜共生种养模式、集装箱养殖结合生态处理池处理模式、三池两坝处理模式和人工湿地处理模式,最后促使水体中污染物在符合安排标准后妥善排放。


领域:环境水/废水/饮用水

标签:池塘养殖